-
干立超.基于保护优先的窑址保护展示空间实践研究——以龙泉溪口瓦窑垟窑址保护展示工程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周怀东(南京博物院).博物馆日常运行设备的安装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阴黎丽(无锡博物院信息技术部).对无锡博物院文物数字化展示与利用的思考[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朱媛媛(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博物馆空间流线完善与重构——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张永春,潘思文(浙江省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省博物馆数字技术应用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罗靖,邵继中,郗姣茹(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意”“器”为本——从日本建筑家栗生明的博物馆建筑谈起[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安小蓓(青岛市博物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行下的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案例浅析[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邵继中1,2,宋其泽(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筑空间发展研究中心).人文锦缎 时光交错——苏州丝绸博物馆建筑设计[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庄颖(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数字传媒组).浅议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在博物馆藏品研究及展示中的潜在应用[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黄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浅谈以古建筑为馆址的博物馆之空间利用——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程泰宁(中国工程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抽象继承”与博物馆建筑的创新[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王法东(山东博物馆).天圆地方 天人合一——山东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评述[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蒋佳瑶(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福开森与中国早期博物馆空间研究[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杨晓航(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第二事业部).基于历史博物馆的体验型观展模式研究——以海战博物馆“鸦片战争”陈列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岳小莉(中国民族博物馆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学在博物馆数字展示中的应用[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黄冬,黄莉莉(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小型博物馆的地域性表达——以大墅奇石博物馆设计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陈羽佳,陈禹(黑龙江省博物馆信息中心).复道出繁花 今日重再现 试论“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陈列特色[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巢臻,李文彬,刘佳(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专委会秘书处).“‘博物馆建筑与空间利用’学术论坛”纪要[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李文彬,巢臻(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专委会秘书处).“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利用及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学术研讨会”纪要[J].东南文化,2018,第A1期
-
吕静,薄小钧(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的再思考[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如何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 ——论中国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谢西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 ——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项坤鹏(故宫博物院).管窥9—10世纪我国陶瓷贸易的域外中转港现象 ——以东南亚地区为焦点[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李一丁(贵州大学法学院).“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地方法制评述:兼论“非遗法”的反思与完善[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刘容(重庆社会科学院).“场”“类”“度”视域下“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原则[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关昕(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从知识、技术到智识传统:“非遗”主题展览的话语分析[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严建强,许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研究所).博物馆展览传播质量观察维度的思考[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高蒙河,宋雨晗(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从“良渚全考古”到“良博全展示” ——以良渚博物院2018年改陈策展为例[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原媛1,张媛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汉代画像石“献食进浆”图像探讨[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
(马鞍山市博物馆).安徽马鞍山雨山银塘东晋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8,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