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尤佳琪1,吴明德2,李国庆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千慧敏1,文艺1,赵辉1,倪云霞1,刘新涛1,邱睿2,李小杰2,赵新贝1,李淑君2,刘红彦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烟草行业黄淮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生防假单胞杆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代晓彦1,2,史红梅1,蒋锡龙1,梁红敏1,郭亚芸1,高欢欢1,2(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蝇毛锤角细蜂对黑腹果蝇蛹不同龄期的选择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王阶平,张海峰,陈倩倩,陈燕萍,雷闽(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罗立平1,2,党英侨1,张彦龙1,王小艺1,杨忠岐1,赵建兴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姚锦爱1,黄鹏1,蔡鸿娇2,侯翔宇1,余德亿1(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集美大学).一株海洋细菌BA-3的鉴定及其对建兰尖孢镰刀菌茎腐病的防治[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李芬1,王力奎1,吕宝乾2,曹凤勤1,潘雪莲1,袁琳琳1,吴少英1(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海南省田间发现螟甲腹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黄鹏1,陈汉鑫2,姚锦爱1,黄建成1,余德亿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金龟子绿僵菌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毒力与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郑宇1,2,丁雪玲1,2,姚凤銮1,2,卢学松1,2,卓辉3,何玉仙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福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李兴佳1,冯晓洁2,农向群1,蔡霓1,王广君1,周淦1,3,涂雄兵1,张泽华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长江大学农学院).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姚锦爱,黄鹏,侯翔宇,余德亿(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3在兰花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全林发,徐海明,董易之,阙引利,陈炳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的控制潜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王红岩1,2,杨殿林2,郭邦利3,张庆1,刘惠芬1,张艳军2(天津农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魔芋绿色防病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阿曼古力·吐尼亚孜1,阿瓦古丽·艾买提1,安尼瓦尔·库尔班1,李保平2,闫祺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新型信息素诱剂对新疆梨园蛾类害虫的诱捕效果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张洪志1,谢应强1,2,孔琳1,李萍1,向梅1,韩兆阳3,李玉艳1,张礼生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豆科植物繁殖烟蚜及扩繁烟蚜茧蜂的潜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杨欣1,2,张鹏飞2,白变霞2,叶建仁3,任嘉红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群体感应信号物质对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在杨树内定殖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马梦然,靳轩,崔建州,邢子龙,李继泉,李会平(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林嘉1,蔡普默1,2,张贺贺1,宋学森1,张琪文1,仪传冬1,敖国富1,3,杨建全1,季清娥1,4(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安顺学院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橘小实蝇雌虫对其肠道共生菌发酵液的嗅觉行为反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丁雪玲1,姚凤銮1,2,郑宇1,卢学松1,何玉仙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福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两种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陈然1,唐艳龙2,唐桦1,王小艺1,杨忠岐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麻竖毛天牛幼虫大小对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决策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武丽丽1,孙爻2,张礼生2,寇远涛3,邹亚飞2(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信息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基于CNKI文献计量的我国生物防治学科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刘中芳1,高越1,张鹏九1,樊建斌1,杨静1,樊昌密2,李霞3,范仁俊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临猗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临汾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性诱剂和糖醋液对苹果园苹果小卷叶蛾的监测和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田成丽,刘金文,张金花,李茂海,朱峰,滕占伟,刘艳伟,李建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小杆线虫Oscheius tipulaeJL1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季冠宁1,2,汪志鹏1,焦加国1,胡锋1,李辉信1,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枯草芽胞杆菌M29产抑菌物质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抑菌物质组成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6期
  • 陈万斌,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美合作生物防治实验室).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资源、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5期
  • 孔琳,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美合作生物防治实验室).多异瓢虫和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5期
  • 唐艺婷1,王孟卿1,陈红印1,王燕2,张红梅2,陈福寿2,赵雪晴2,张礼生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美合作生物防治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益蝽对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5期
  • 王燕1,2,王孟卿3,张红梅1,赵雪晴1,尹艳琼1,李向永1,唐艺婷3,陈斌2,陈福寿1,张礼生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美合作生物防治实验室).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5期
  • 彭国雄1,张淑玲2,夏玉先1(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杀虫真菌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谷百奥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杀虫真菌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室内活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