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敏(山西大学国学院).日本汉儒对中国诗经学的继承性接受研究[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汪帅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套路与颠覆:论日本企业声誉的哲学建构[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刘红(辽宁大学转型国家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战后日本部门间资源转移效率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李家成1,郭忠厅2(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日本政官关系发展对政治决策过程的影响[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田凯1,李畅然2(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第48届众议院选举与修宪走向[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郭鑫(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琉球称谓演变中的“去本土化”历程[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张国娟(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2018年问题”与日本私立大学发展困境[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曾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日本政府“灰色区域事态”综合应对机制建设探析[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李尧星1,杜津威2(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北京大学党委政策法规研究室).日德青岛战争与中日德三方的行为溯源[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孙文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日本第48届众议院大选综述[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林昶(中华日本学会编辑出版部).“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随中华日本学会日本研究刊物编辑代表团访日散记[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施锦芳1,李博文2(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日本绿色消费方式的发展与启示——基于理念演进、制度构建的分析[J].日本研究,2017,第4期
-
张冬冬(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二战前后日本婚姻家庭制度变化及其现代影响[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木村朗1,李若愚,吉永英未2(鹿儿岛大学法文学部;复旦大学历史系).东亚共同体构想与民主党鸠山政权的命运[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白晰(辽阳银行沈阳皇姑支行).日本经济周期的测度体系与周期波动的历史特征——兼对星野富一、崔岩有关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陈梦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身份认同的摇摆与对俄政策的演变[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刘立善(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论有岛武郎儿童文学的创作特色[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王志1,王晓峰2(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军国主义的基层组织——“帝国在乡军人会”[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关于中日关系的若干思考——日本:是“善邻”还是“恶邻”[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王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战后初期竹内好的民族主义论[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张季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动向与今后展望[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张桂荣1,聂友军2(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清议报》对近代日俄在朝鲜半岛角逐的刊载[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李明楠,陈景彦(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东芝事件”与中日交涉——兼论复交后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J].日本研究,2017,第3期
-
黄玫瑰(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泉州梨园戏与日本歌舞伎的对比研究[J].日本研究,2017,第2期
-
陈小法(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使琉球录》中的钓鱼岛史料性质之研究[J].日本研究,2017,第2期
-
唐杰英(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基于环境规制效应的中日碳排放比较[J].日本研究,2017,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