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玉江(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百年音乐文化价值观之变与学校音乐课程的文化选择变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作为“三界”桥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罗凌,王小明(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解构、质疑与批判——从后现代看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与演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孙胜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勃拉姆斯交响曲中的音程结构原则——以《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王学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当我们体验纯音乐时在体验什么——评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石一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由衰落走向复兴——现代中阮改革60年[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栾青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系).中国两代摇滚文化、群体与行动变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唐大林(浙江音乐学院[筹]作曲系).德彪西《游戏》的音高结构逻辑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于林青(广州军区政治部).曲艺音乐的“说”与“唱”——对曲艺音乐艺术特征的再认识[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曹国梁(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首届“海洋音乐学术讨论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林松源1,赵媛媛2(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基础部;星海音乐学院教研科).星海音乐学院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左延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时空的对话——里盖蒂两部《弦乐四重奏》作曲技法的比较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孙焱(浙江音乐学院[筹]音乐学系).陆仲任音乐教育思想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房晓敏(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21世纪我国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第二届辽源杯琵琶演奏大赛琵琶创作与发展论坛”发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张帆(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楚辞”后奏曲》的艺术内涵与特色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向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冼星海钱韵玲婚恋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贺龙驹(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神秘的“天象琴”[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王晡(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呜呼!哀哉!——于润洋先生记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袁建军(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现代新儒家牟宗三的音乐思想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4期
  • 吴慧娟(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琵琶协奏曲《花木兰》的创作特征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路菊芳(四川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越西彝族“尼姆撮毕”信仰、仪式和音声三重关系之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杨殿斛(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复兴的山歌:兼谈少数民族音乐高校传承[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彭子华(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生、历史、社会、国家:《二泉映月》的时代建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黎敏(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岭南古琴在广府高校文化空间中的传承现状、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杨赛(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