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肖炜静(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升华[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刘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流动性转向”视角下的文学空间研究[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吴亚蓉(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以弗所的多重面相:《错误的喜剧》中的信仰碰撞与身份焦虑[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朱海峰(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型独立的塑像时代已经过去”——伍尔夫作品中的塑像叙事与帝国政治[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贺安芳(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全景画、移动性、国家认同:《尼亚加拉之行》的现代性书写[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任筱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阁下大人》中的流动叙事与社会批评——探寻后殖民思想的印度本土文学起源[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桑翠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伦理的余数与全等:苏利文与格雷厄姆的两种元现代自由体诗[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丁宏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火车与海船——有关西方文化和文学中“流动性”因素的思考[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周雪滢(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英语系).洁净与规训:颓废派的污垢观与维多利亚时期的医学话语[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高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节奏的三重向度:形式、经验与内在性[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碧莲娜,柯静(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凝视理论视域下19世纪巴尔干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安德里奇小说《情妇玛拉》为例[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李金云(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幸存者、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大屠杀叙事——评《大屠杀叙事:代际间的创伤、记忆和身份》[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谷恒恒(浙江大学文学院).《美国》中的“李普曼—杜威之争”[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王晓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意向体验与文学流动性:以《威尼斯商人》为例[J].外国文学,2023,第6期
  • 张炼(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世纪主义[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邓冰艳(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车琳(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埃尔诺的自我书写[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陆一琛(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攫住快感与痛苦的印迹——埃尔诺《相片之用》中爱欲与死亡的影像化书写[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沈亚男(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现实主义书写中的“社会奇幻”——评巴尔扎克《改邪归正的梅莫特》对马图林哥特小说的戏仿[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陈瑞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英国19世纪中世纪主义思潮探析[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谷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十字路口》的本真观重塑——弗兰岑对美国公共政治危机的救赎思考[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赵佳(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埃尔诺:大型超级市场的日常记录者[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高文婧(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城市、目录与分岔的记忆:莫迪亚诺的迷宫书写[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徐嘉(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听觉叙事、谣言与因弗内斯的钟声:《麦克白》的声音政治[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修立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分裂的自我”与《野草在歌唱》[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殷乐(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事件序列、人物认知和两种戏剧反讽——《皮埃尔》中的双重叙事动力[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郑佰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论埃尔诺自传体作品《一个女人》中的空间区隔[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张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二重身、第二语言与结构主义“文献分析”——论福柯的《疯癫、语言与文学》[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 张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埃尔诺“私人写作”中的女性话语[J].外国文学,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