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继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短时强降水和暴雨的区别与联系[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田付友,郑永光,张涛,曹艳察,盛杰(国家气象中心).我国中东部不同级别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环境物理量分布特征[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马月枝1,张霞2,胡燕平3(河南省新乡市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台;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曾金全1,2,朱彪1,2,曾颖婷3,林彬彬1,张烨方1(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海峡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建省多回击闪电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杨瑞雯1,2,赵琳娜2,1,巩远发1,李潇濛1,2,曹越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南地区降水的两种集合预报综合偏差订正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赵大军1,姚秀萍1,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干侵入指数特征研究[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江杨1,叶金印1,何志新1,郭品文2(安徽省气象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大范围冻雨过程的温度层结特征[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傅云飞,冼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热带高压中心区域内云和降水气候特征研究回顾与展望[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杨晓亮1,尚可2,段宇辉1,郭鸿鸣3,4,李江波1(河北省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气象局).基于高分辨率探测资料的降水相态错报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马艳1,2,陈尚3,董海鹰1(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下垫面信息对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第1期.《暴雨灾害》2017年第36卷总目次[J].暴雨灾害,2017,第6期
  • 曾勇1,2,杨莲梅1,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南疆西部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王芬1,2,严小冬3,谷晓平2,李腹广1,周仕鹏1(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局;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气候中心).2006—2015年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张树民1,缪燕1,周金磊2,陈铁1,张琪1,顾沛澍1(江苏省南通市气象局;江苏省如东县气象局).副热带高压脊线附近江苏两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邓汗青1,2,田红1,2,方茸3,卢燕宇1,2,何冬燕1,2,翟振芳3,魏春旋3(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合肥市气象局).合肥市城市典型易涝点致灾阈值确定及其风险评估[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杨莲梅1,2,李建刚1,2,刘晶1,2,刘雯1,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西北气流下乌鲁木齐短时强降水中小尺度特征个例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顾佳佳,武威(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2016年“7.9”豫北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武威1,2,牛淑贞3,2(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气象台).2015年河南两次东北冷涡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袁正旋1,覃军1,曾向红2,吴浩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岳阳一次大暴雨过程近地层湍流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姚丽娜1,吴海英2,韩桂荣2,董芹1,黄文彦1,曹舒娅3,吴晶璐1(常州市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台;苏州市气象局).热带气旋衰减后造成区域性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分型研究[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郑飒飒1,2,刘建西1,刘晓璐1,马超1(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昌一次降雹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邱金晶,余贞寿,陈锋(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000—2013年5—10月TRMM测雨产品3B42RT在浙江地区的评估检验[J].暴雨灾害,2017,第5期
  • 王芬1,2,张娇艳3,谷晓平2,杜小玲4,吴古会4(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局;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省气象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同特征指数与贵州夏季降水的关系[J].暴雨灾害,2017,第4期
  • 彭涛1,2,王俊超1,唐志鹏3,丁煌4(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长江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基于水文模拟的中小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临界面雨量计算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4期
  • 张文刚1,徐桂荣1,廖可文2,颜国跑2,冯光柳1(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气象局).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精度的变化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4期
  • 郑婧,许彬,许爱华(江西省气象台).远距离台风“康森”与高空西北气流共同作用对大暴雨的影响[J].暴雨灾害,2017,第4期
  • 谌伟1,岳阳2,刘佩廷1,邓红3,张蒙蒙3(武汉市气象台;湖北省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台).鄂东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