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新时代高校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外语界,2019,第6期
-
文秋芳,张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跨院系多语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外语界,2019,第6期
-
江进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高校英语教师测评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界,2019,第6期
-
曾艳钰(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J].外语界,2019,第6期
-
黄恩谋,杨满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情境学习与实践共同体框架下的评价素养发展研究——“形评新手”大学英语教师为例[J].外语界,2019,第6期
-
张涛1,2,杨连瑞1,蒋长刚3(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方法述评与展望[J].外语界,2019,第6期
-
戴曼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家语言能力的缘起、界定与本质属性[J].外语界,2019,第6期
-
沈骑1,曹新宇2(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范式转型[J].外语界,2019,第6期
-
程彤1,邓世平2(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土著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9,第6期
-
刘森1,郝原悦2(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牛津大学教育系).微观生态人文视域下基于朋辈辅导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J].外语界,2019,第6期
-
修伟1,2,田新笑1(上海外国语大学;吉首大学).聚焦“多语种+”人才培养,探索外语学科发展——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综述[J].外语界,2019,第6期
-
王雪梅1,赵双花2(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一带一路”沿线一流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9,第6期
-
周季鸣1,束定芳2(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同伴互评中的教师实践与学生认识互动研究[J].外语界,2019,第5期
-
蒋洪新(湖南师范大学).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外语界,2019,第5期
-
肖维青,冯庆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J].外语界,2019,第5期
-
余樟亚1,韦晓保2(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学习负动机因素研究[J].外语界,2019,第5期
-
赵璧,冯庆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的翻译技术:内涵、历程与落地[J].外语界,2019,第5期
-
陆小飞1,2,刘颖颖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程式语研究与教学应用[J].外语界,2019,第5期
-
陆军(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母语影响下的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研究[J].外语界,2019,第5期
-
张德禄,郝兴刚(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外语界,2019,第5期
-
冯芃芃1,龙影1,谷明樾2(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教育大学英语教育学系).大学生学术英语演讲论证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J].外语界,2019,第5期
-
左红珊1,张文忠2(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个性化英语学习任务中学习者个体实践网络的构建[J].外语界,2019,第5期
-
金檀1,刘康龙2,吴金城3(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澳门大学英文系).学术英语教材词表的研制范式与实践应用[J].外语界,2019,第5期
-
雷军1,李詠燕2(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面向科研发表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回顾与启示[J].外语界,2019,第5期
-
顾晓乐(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外语界,2019,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