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周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武田泰淳的自我认知与日本近代思想批判——以《司马迁——史记的世界》为中心[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程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物性:“博因顿珍藏品”的三次转移[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郭晓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旧贵族”与“新权贵”的政治博弈:《福根斯与鲁克丽丝》中的“高贵”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杨国静(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客体化、反象征和面向他者的真诚:客体派诗学的后现代伦理面相[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徐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米夏埃尔·科尔哈斯》与十九世纪初普鲁士改革[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张军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谁是《彼得·潘》的读者:儿童小说之成人书写[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巴别尔短篇小说的写景策略[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钟志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阿格农的《昨日未远》与第二次阿里亚[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金璐(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维兰德》:美利坚早期共和国的文化政治再思考[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马睿(柏林洪堡大学).穿越的旅行:《约翰·浮士德博士的历史》中的时空建构[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陈智颖.《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4期
  • 朱海峰(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生学与帝国政治——伍尔夫作品中的优生叙事[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陈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黎塞留主政时期的法国国家文人保护制度[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邢锋萍(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来吧,品尝教堂神秘的筵席”: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圣餐观[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徐嘉(北京理工大学英语系).伦敦塔、录事与恺撒:《理查三世》的历史书写[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李炜(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从“反战”到“主战”——以与谢野晶子的“满蒙之旅”为中心[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陈后亮(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个另类种群”:《雾都孤儿》中的犯罪阶级想象[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龚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历史研究的文学研究”:修正主义、后修正主义与莎士比亚历史剧[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文学经典重估与当代国民教育——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双年会综述[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李宛霖(北京大学英语系).麦尔维尔对感伤主义修辞的批判:重读《班尼托·赛雷诺》[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黄洁(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庆典”与澳大利亚历史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梁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反叛的幽灵——马克思、本雅明与1848年法国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启事[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3期
  • 张海榕(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易斯的“巴比特文学地图”与美国城市的空间生产[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2期
  • 章燕(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让无声的古瓮发出声音——济慈《希腊古瓮颂》的艺格敷词与想象[J].外国文学评论,2017,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