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志刚1,朱凯2,刘杰勋3,李文庆4(自然资源部机关服务局;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胶-辽-吉活动带中段古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来自牧牛河和大房身岩体的证据[J].地球科学,2021,第5期
  • 沈桐,孟立丰,陈伟,余养里,周小军(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龙门山中北段印支晚期构造活动:来自构造解析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J].地球科学,2021,第5期
  • 胡林1,李才1,金秋月1,平贵东2,赵顺兰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伸展背景下塑性地层对断裂发育特征影响的实验分析[J].地球科学,2021,第5期
  • 高顺宝1,郑有业2,田坎2,陈鑫2,姜晓佳2,顾艳荣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西藏隆格尔铁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对区域多期铁成矿作用的启示:地球化学、锆石U-Pb及金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约束[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杨阳1,孙国超1,赵子福1,2(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华北东南缘荆山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王永1,石永红1,2,陈柏林1,谭人文1,2,高允1,3,申景辉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西秦岭凤县地区早古生代岩浆作用特征:来自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证据[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章雨1,2,李江海1,2,程鹏1,2(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南大西洋中段共轭盐盆盐构造变形期次对比及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郭永丽,章程,吴庆,全洗强(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裂隙含水层中石油类有机物的自然衰减机制[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曹胜楠,王博(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亚造山带伊犁北缘早古生代海相斑脱岩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王欣欣1,闫国强2,3,刘洪4,黄瀚霄4,赖杨5,田恩源5,欧阳渊4(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拉萨地块晚白垩世曲桑格勒花岗岩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Pb-Hf同位素的约束[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焦显伟1,石玉若2,杨天水1,边伟伟1,王锁1,彭文骁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东特提斯喜马拉雅下白垩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古地理[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麻艺超1,蔡永丰1,2,马莉燕1,周云1,赵锴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滇西点苍山新元古代斜长角闪岩的成因:来自锆石U-Pb年龄和全岩地球化学的证据[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余小清1,2,钱鑫1,2,卢向红1,2,徐畅1,2,张玉芝1,2,甘成势1,2,王岳军1,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西苏门答腊实武牙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及其特提斯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李晨1,陈世悦1,楼达2,付立新2,鄢继华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气公司).黄骅坳陷中生界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田原1,2,陈灵1,唐立梅1,高鹏1,方银霞1(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地幔演化与岩浆作用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徐子英1,2,汪俊1,2,姚永坚1,2,唐江浪1,高红芳1,2,李学杰1,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北部的时空展布与深部结构[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郑贵洲,潘子轩,孟亦菲,王红平(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南海南部海洋表面流场反演[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陈家驹,徐先兵,梁承华,徐亚东(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湘东南中泥盆统石英砂砾岩物源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那金1,姜雪2,姜振蛟3(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康定-老榆林地热系统氢氧同位素迁移数值模拟分析[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王飞龙,汤国民,陈容涛,王广源,于倩(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渤中29-6油田原油稠化机制及成藏模式[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孙立群,张鑫,梁杏,常致凯,付鹏宇,张洁(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洞庭盆地资水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判别及其特征[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高志武1,吕昶良2,邓明国3,管申进3,杨富强2(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东天山早中生代侵入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向文帅1,2,姜军胜2,雷义均2,赵凯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埃塞俄比亚西部布雷地区A型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袁野1,2,3,赵明辉1,2,3,贺恩远1,2,关慧心1,2,高金尉4,张佳政1,2(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张裂陆缘地壳结构特征与张裂模式[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邵佳1,2,许鹤华1,3,谌永强1,2,施小斌1,3,王晓芳1,3(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上地幔含水量对海底扩张过程中洋壳厚度的影响:数值模拟[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任晓波1,2,武强1,2,吴瑞芳3,刘守强1,2(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查院).基于子域解析元素法的煤矿地下水流场模拟[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梁建设1,孔令武1,邱春光1,李华2,贾屾1,龙旭1(中海油国际有限公司;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非海岸坦桑尼亚和鲁伍马盆地天然气成藏机理[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杨帆1,2,3,王权4,郝芳5,郭柳汐4,邹华耀2,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饶阳凹陷沙一下亚段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贡献[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张玉玺1,2,3,周江羽1,陈建文2,3,张银国2,3,张悦1,刘甜怡1,万雪芳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陆缘海-台地黑色细粒沉积岩系沉积学和孔隙结构特征[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王锦荣1,2,吕新彪1,张建平2,林晓晖3,王继林4,林香5(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测试中心;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闽西南永定大坪辉长岩脉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