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琳1,郎维伟2(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川南苗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历史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范叶妮(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媒体变迁视阈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及其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戴光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西夏语言的佐证——藏缅语民族音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王东波1,孟凯2(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近25年来我国道教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1-2015)及其学术成果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张健(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西方族体概念的语义流变与演进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刘延金,刘一(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业务特征、社会属性与准专业现实:教师专业化标志的建构与障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张倩1,杨勇2(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走出去”困境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孟霞(陕西师范大学俄语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文典籍收藏考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沙马拉毅1,钱玉趾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犍为出土巴蜀土坑印字是古彝文字符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罗同兵(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真现实论》的“理性批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王爱松(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性与政治的纠缠——张贤亮小说创作管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彭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区域·族群·国家认同——当代藏文学中的土司书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叶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希腊文“”(ethnos)在西方古代后期文献中的内涵探析——从十九大报告英文版“少数民族”及相关概念的官方翻译谈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马晓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业难”现象的微观解释:课程体系和岗位需求的就业力匹配度——以五所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刘用明1,屈万程1,甘永春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十九冶集团投融资部).交易手续费调整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林文军(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工商大学).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及其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邓子美(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太虚的佛学意义世界——《真现实论》之当代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张溪瑨(中国政法大学).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查询制度之构建——基于解释论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聂士全(苏州科技大学政治系).大乘振兴的突破口——《真现实论》对世出世间法的现代融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 熊兴1,余兴厚2,王宇昕1(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雷闪闪1,郭小安2(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关于被遗忘权法律性质的再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于长永(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研究——以新疆11地州市31县调查数据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李波,于水(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生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韦玮,陈志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食物的节律与认同:基于贵州荔波布依族的饮食人类学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李云新1,阮皓雅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自然灾害协同治理的实践过程与运行逻辑——以四川雅安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周爱保,刘显翠(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国内族群认同研究:现状与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李静,王彬斐(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王卓1,张伍呷2(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中共四川省凉山州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凉山彝族婚姻制度的松动与走向研究——兼析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 朱天1,张诚2,齐向楠3(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圈子”概念下网络意见领袖的本土化致思——基于虚拟社区“百度贴吧”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