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J].中国书法,2022,第8期
-
陈培站,王曰美(曲阜师范大学).“狷狷”藉平生——张瑞图“狷”性人格特征与新典范书风的重建[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杨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从房山石经看“中国刻经书法史”[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王丽雯(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张瑞图早期作品风格及其类型分析[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查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论时空的当代性状及其书法表现[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康耀仁.张瑞图晚年书风的特点[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刘恒.晚明变局中的张瑞图其人其书[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柯志义.张瑞图书法中的“奇崛”美学探究[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尤婕(中央财经大学).民国女性书画市场研究的三个维度[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姚灵(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乾嘉刻帖中的商业运作与文士社交——以《诒晋斋法书》的集刻为中心[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范功(四川美术学院).马叙伦的交游及其书学思想[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虞晓勇(北京师范大学艺木与传媒学院).书家提升文化修养的案头书[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刘照剑.文化修养涵润书法之美[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王超(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学院)分团委).电脑集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复古[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张冰(中央时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王澍建构唐代书法观念的两个维度——从《积书岩贴》切入[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杨东建(上海师范大学).王澍篆书审美生成逻辑与实践意义[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序[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周文翰(优看新媒体艺术中心).书法、绘画在唐宋士人中的“品第”等级之别[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张瑞图.行书为爱鹅儿好诗轴[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李强,李刚田,石开,田黎明,付京生,曾来德,于光华,魏广君(中国国家画院;《青少年书法报》社;民进中央开明画院;京华印社;大米艺术;云艺拍美术馆).李强书法集评[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张锡良.此路漫漫——浅谈周少剑书法[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沈尹默.悬腕染翰重意趣[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霍玮.中国书协主题创作系列展:“美丽中国”作品选[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郑开(北京大学哲学系).传承的脉络[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何学森(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潜移默化的熏陶[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丁四新(清华大学哲学系).影印古籍善本的意义[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
陈胜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书家艺文兼备的保障[J].中国书法,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