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维平,王永胜,贾海明,刘振宇,王春阳,赵华伟,郭安臣(吉林省地质调查院).班-怒带中段两期埃达克岩特征与成矿探讨[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陈沐龙1,吕昭英1,马昌前2,云平1(海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岛石门山钼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定年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余少华1,2,周洋2,谢叶彩1(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珠江三角洲ZK316钻孔孢粉组合及沉积环境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王勇剑1,2,林锦荣1,2,胡志华1,2,庞雅庆1,2,高飞1,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相山铀矿田煌斑岩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宋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河北金厂峪金矿红色钠长石脉的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闵秀云,高春亮,余俊清(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硼矿成矿年代研究[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张乙彬,樊双虎,陈淑娥(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新疆东天山百灵山岩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叶永钦1,陈友良2,倪师军2(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若尔盖铀矿田岩浆作用与铀成矿关系初探[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陈乐柱1,肖惠良1,范飞鹏1,蔡逸涛1,李海立2(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广东始兴良源铷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张振凯,周瑶琪,梁文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东部晚中生代岩浆演化历史[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黎家财,邓友国,孙娟娟,郑华盛,韩见,范可,李晨,韦龙明(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海冠头岭沙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再研究[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孙文燕1,2,张志光1,2,王敏1,2,郑元1,2(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地质公园在地学科普与教育中的作用[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曹烨,孙小虹,唐尧,王莹,郑厚义,宋崇宇(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中国锶(天青石)矿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谢青1,江宽2,时圣彪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兰州输气分公司;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志丹油区长6储层特低渗低阻油层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鲍晓明,王爱国,张定源(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安徽省霍山县东溪-南关岭金矿热液锆石U-Pb定年[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童亨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广义断层模式[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宋仁亮(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巢湖西滨杭埠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分析评价[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王策1,2,梁新权1,付建刚1,2,蒋英1,2,董超阁1,2,余世花1,2,向建华1,2,周云3,温淑女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组二段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王超1,2,刘良2,杨文强2,王亚伟2,廖小莹2,曹玉亭3,康磊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阿尔金-敦煌地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生长和改造: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尉海江,于得水,高忠维,苗雅娜,罗威,任云生(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延边地区九三沟金矿矿石学特征与矿床成因[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王政军,杨玉山,赵莉莉,张永超,刘海青(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堡凹陷深层构造岩性油气藏优质储层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以南堡3号构造沙一段为例[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范远芳1,陈红旗2,黄俊宝3,王国民1(福建省测绘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降雨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过程分析方法[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代杰瑞,祝德成,王来明,侯建华(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赵高平,刘树根,邓宾,李智武,万元博,李金玺(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速率下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特征―基于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苏永军,马震,张国利,刘宏伟,范翠松,黄忠峰,匡海阳(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莱州湾地区海(咸)水入侵界限探测方法应用及取得成果[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叶发旺1,2,张川1,2,徐清俊1,2,刘洪成1,2,孟树1,2,武鼎1,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疆雪米斯坦地区与高级泥化带有关的金矿化航空高光谱遥感发现及意义[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郭少婷,童亨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渤海湾盆地秦皇岛探区两期应力场演化的断裂响应特征[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郭冶,张兴洲(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群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林清1,王京1,施泽明1,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系;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磷矿开采对流域环境的影响[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 周洋1,雷知生1,谢叶彩2(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陆过渡相地层古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论评,2015,第A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