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蕾1,2,3,吴倩桦1,2,3,吕海琴1,2,4,王瑞刚1,2,丁永祯1,徐应明1,2,范稚莲3,莫良玉3,冯人伟1,2,3,4(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科院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广西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形态锑对水稻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3期
-
周伟,邓良基,贾凡凡,熊雷(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基于土壤重金属风险和经济效益的双孢蘑菇菌渣还田量估算[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3期
-
刘迎,姜蕾,潘波,林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斑马鱼胚胎经丙草胺暴露后对其仔鱼致畸效应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3期
-
刘慧1,2,蒋安祺1,王为木1,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浓度微纳米氧化锌对中华圆田螺的生态毒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3期
-
杨柳青,季加敏,巨晓棠(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硝化/脲酶抑制剂对石灰性潮土N2O 减排效果及氮素转化的比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3期
-
本刊编辑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审稿专家名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3期
-
董珊珊,窦森(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王腾飞1,谭长银1,曹雪莹1,欧阳达1,聂军2,王伯仁3,何其辉1,梁玉峰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试验站).长期施肥对土壤重金属积累和有效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张丹1,王洪媛1,胡万里2,杨虎德3,徐钰4,马兴旺5,赵沛义6,刘宏斌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贾赵恒,罗瑶,沈友刚,刘凡,蔡崇法,谭文峰,邱国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大冶龙角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来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陈凯丽,吴蔓莉,叶茜琼,李炜,袁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生物修复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李莹1,2,魏志超1,2,李惠通1,2,邱云霄1,周垂帆1,2,马祥庆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王磊,王金花,王军,朱鲁生,王兰君(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种抗生素对小麦玉米高粱三种作物种子芽与根伸长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段婧婧1,薛利红1,尹爱经1,冯彦房1,杨林章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添加生物炭的水芹湿地对农村低污染水的净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罗方园1,2,潘根兴1,李恋卿1,张俊2,王娜2,焦少俊2,张旭辉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洪泽湖沉积物中四环素土霉素及相关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张原原1,王聪颖1,李增波2,史志明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质炭对土壤中PAHs 总量及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文嘉1,2,曾光明1,2,安赫1,2,贾民娟1,2,易元杰1,2,彭志龙1,2(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改性沸石改良底泥对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卢闯1,逄焕成1,张建丽2,燕守伟2,王婧1,李玉义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增施磷肥对重度盐碱地食葵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张曼1,张锡洲1,李廷轩1,余海英1,张路1,黄富2,张翼3(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甘孜州农业畜牧局).镉处理对水稻镉安全材料的镉积累及转移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周伟,邓良基,贾凡凡,李瀚(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丁国华1,2,郭丹蒂1,关旸1,2,刘保东1,2,池春玉1,2(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金属铅镉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DNA 甲基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景建元1,孙晓1,杨阳2,李娜1,田肖肖1,吕慎强1,王林权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冠层氨挥发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陈安强1,雷宝坤1,刘宏斌2,翟丽梅2,王洪媛2,毛妍婷1,张丹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的NH+4-N 吸附解吸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张翠萍1,王蓓1,2,李淑英1,卢国理1,朱春蓉1,周元清1(玉溪师范学院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六氯苯胁迫对干湿交替运行人工湿地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江群,杨帆,朱墨染,赵璐璐,闫立龙,张颖(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玉米秸秆生物炭固定化Acinetobacter lwoffii DNS32 性能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林丽娜1,2,黄青1,2,廉菲1,刘仲齐1,宋正国1(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腐植酸及pH 对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As(Ⅲ)的影响机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蔡泽江1,2,徐明岗1,张璐1,2,王伯仁1,2,文石林1,2,申华平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李欣雨1,夏建国2,李琳佳2,宋承远2(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吸附Cu2+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罗柏林1,尚二凤1,林晓1,史书1,刘园园1,倪九派1,2,3,谢德体1,2,3,木志坚1,2,3(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不同稻田分布格局下农业小流域径流磷排放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李金丽1,2,李梦婷2,黄兵1,王振红2,罗专溪2(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亚砷酸盐提高藻与蚤培养基下纳米二氧化钛的稳定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