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琦,王海江,吕新,董天宇,史晓艳,刘悦(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棉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计海洋1,2,汪玉瑛2,3,吕豪豪2,3,刘玉学2,3,杨瑞芹4,5,杨生茂1,2,3(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不同炭化温度制备的蚕丝被废弃物生物炭对重金属Cd2+的吸附性能[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刘翠菊,郭霄,王奎玲,刘庆超,孙迎坤,姜新强,刘庆华(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耐冬山茶对不同光照和水分的生理生态学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马富举,杨程,张德奇,岳俊芹,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李向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灌水模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李长春1,2,陈鹏1,陆国政1,马春艳1,马潇潇3,王双亭1(河南理工大学;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基于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反演大豆典型生育期氮平衡指数[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李艳春1,2,3,李兆伟1,3,林伟伟1,3,蒋宇航1,3,翁伯琦2,林文雄1,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施用生物质炭和羊粪对宿根连作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赵伟1,宋春1,2,周攀1,王嘉雨1,徐锋1,叶芳1,王小春2,杨文钰2(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施磷量与施磷深度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磷素利用率及磷流失风险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刘建粲1,王泽林1,岳善超1,2,李世清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膜覆盖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净温室效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马转转1,乔沙沙2,曹苗文2,周永娜2,刘晋仙2,贾彤2,李毳3,柴宝峰2(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学院).环境选择和扩散限制驱动温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的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罗蓉,杨苗,余旋,马梓桐,郝汝倩,杨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林业综合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季节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张殷波1,高晨虹1,秦浩2(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翅果油树的适生区预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翟婉璐1,杨传宝2,3,张小平2,3,高贵宾2,3,钟哲科2,3(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卞能飞,王幸(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甄晨光,冷平生,刘丽娟,窦德泉,胡增辉(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城市污泥应用于边坡植被恢复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杨雪芹1,2,许明祥2,赵允格2,高丽倩2,包天莉3,任伟3,杨巧云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区踩踏干扰对生物土壤结皮有机碳组分及碳矿化潜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孙启元1,2,李家兵1,2,赖月婷1,张党玉3,邱文康1,吴春山1,2(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不同盐度对闽江河口沉积物硝化作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周浩1,雷国平1,杨雪昕1,赵宇辉2,张继新3(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总院;长春市国土资产管理中心).RCPs气候情景下挠力河流域耕地水土资源平衡效应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戴黎斌1,田思泉1,2,彭欣3,高春霞1,2,叶深3,杜晓雪1,刘攀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资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刘鸿雁1,孙彤彤1,曾晓起1,张沛东1,李文涛1,张秀梅1,2(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汤国庆1,2,吴福忠1,2,杨万勤1,2,王壮1,2,汪沁1,2,梁子逸1,2,常晨晖1,2,李俊1,2(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高山森林林窗和生长基质对苔藓植物氮和磷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张慧玲1,2,3,丁亚丽1,2,3,陈洪松1,2,王克林1,2,聂云鹏1,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出露基岩生境典型植物树干液流对自然降水和连续干旱的响应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黄红兰1,张露2,贾黎明3,梁跃龙4,蔡军火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西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种群有性繁殖适合度及其繁殖更新[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刘小刚1,李义林1,齐韵涛1,程金焕2,杨启良1,刘艳伟1(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干热区小粒咖啡提质增产的灌水和遮荫耦合模式[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赵羽西1,谢平1,2,桑燕芳3,吴子怡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基于相关系数的水文相依性变异分级方法——以自回归模型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李鑫鑫1,2,桑燕芳1,3,谢平4,刘昌明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信息熵的我国日降水量随机性和时空差异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谢平1,2,吴子怡1,赵江艳1,桑燕芳3,陈杰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的基因途径Ⅰ:水文基因遗传、变异和进化原理[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张凯凯,赵爽,陈慧杰,倪嘉琪,姜晓帆,陈发棣,房伟民(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链格孢菌粗毒素对菊花‘神马’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魏士凯,范顺祥,张玉珍,黄选瑞,张志东(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动态及其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谢平1,2,赵江艳1,吴子怡1,桑燕芳3,陈杰1,李彬彬4,顾海挺5(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委水文中游局;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的基因途径Ⅱ:水文基因诊断系统与非一致性常规矩基因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于兴修,徐苗苗,赵锦慧,张家鹏,王伟,郭亚丽,肖娟花(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丹江口库区覆膜土壤不同土层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