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祖然,梁妮(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氧氟沙星与Cu2+复合物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的毒性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王朝阳1,2,马婷婷3,周通2,李柱2,吴龙华2,周守标1,骆永明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文理学院汉江研究院).不同浓度及不同来源纳米银对伴矿景天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王星1,李强1,2,周正1,2,贺静1,2,邓雅月1,2,张敏1,2,尹小波1,2(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蒸汽爆破/氧化钙联合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厌氧干发酵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吴同亮1,2,王玉军1,陈怀满1,周东美1(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6年环境土壤学研究热点[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杜彩艳1,2,张乃明3,雷宝坤1,胡万里1,付斌1,陈安强1,毛妍婷1,木霖4,王红华4,严婷婷4,段宗颜1,雷梅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不同玉米(Zeamays)品种对镉锌积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张昊青1,2,于昕阳1,2,翟丙年1,2,金忠宇1,2,马臣1,2,王朝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渭北旱地麦田配施有机肥减量施氮的作用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刘继东1,2,任杰1,3,陈娟1,刘小莲1,2,徐刚2,吴明红2,杜平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酸雨淋溶条件下赤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及其潜在危害[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李鸣凤1,2,邓小芳1,2,付小丽1,段碧辉3,张海清1,2,赵竹青1,2,刘新伟1,2(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中心;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不同硒源对小麦生长、硒吸收利用以及玉米后效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连旭1,2,隋玉柱1,武海涛2,刘冬2,郗敏1,管强2(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秸秆还田对黑土农田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张继旭1,2,申国明1,孔凡玉1,张忠锋1,王瑞3,高林1,戴衍晨1,郑加玉1,张继光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分公司).四环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杨修一1,李圣会1,梅宇超1,杨广1,孙晓慧2,赵晨浩1,张民1,李成亮1(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DA-6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李传飞,李廷轩,张锡洲,余海英,张路(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外源镉在几种典型农耕土壤中的稳定化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许黎明,成春燕,卢汉浪,莫祺晖,韦星明(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木薯渣堆肥的生物酶活性与有机组分降解的关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史高玲1,2,马鸿翔1,娄来清2,蔡庆生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小麦株高和茎秆不同部位砷镉磷含量与籽粒砷镉磷含量的关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孙雪微,许修宏,孟庆欣,成利军,张文浩,门梦琪,许本姝,孙瑜(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牛粪堆肥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邱丹1,2,杜芮萍1,2,孟德凯1,2,顾明华1,2,何冰1,2,韦燕燕1,2,王学礼1,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玉米套作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农田土壤的效应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律泽1,2,胡筱敏1,安婧2,魏炜3(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佳乐麝香与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和丰度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王金龙1,2,李艳红1,2,李发东1,2,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博斯腾湖人工和天然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崔星怡1,2,3,秦俊豪1,2,李智鸣1,2,黎华寿1,2,3(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不同品种空心菜对重污染土壤砷的吸收累积及其亚细胞分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郭泽慧,刘洋,黄懿梅,晏江涛,腾飞,王永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降雨和施肥对秦岭北麓俞家河水质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费杨1,2,3,阎秀兰1,2,廖晓勇1,2,李永华1,2,林龙勇1,2,4,单天宇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损害与污染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铁锰双金属材料对A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任爽1,孟昭福1,2,刘伟1,李文斌1,邓晶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两性修饰磁性膨润土的表征及其对苯酚的吸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徐基胜1,2,赵炳梓1,张佳宝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期稻草还田对胡敏酸化学结构的影响——高级13C NMR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席志楠1,李增波2,王聪颖1,史志明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磁性生物质炭对水体中芘的去除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杜霞飞1,宗良纲1,张琪惠1,戴荣波1,潘含岳1,原强1,席运官2,王磊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基于空间差异的有机茶园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土壤采样方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常红,李利芬,黄丽(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皂角苷对红壤和黄褐土中Pb2+、Zn2+的解吸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苗育,郭学涛,宋晓梅,高良敏,胡友彪(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氧化石墨烯对泰乐菌素的吸附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