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志远1,郑伟1,刘杰1,马鹏毅1,李紫燕1,翟丙年1,2,王朝辉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渭北旱塬苹果园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石芳忠1,2,李小雁1,2,吴秀臣1,2,刘文玲1,2,裴婷婷1,2,孔冬冬3,蒋志云1,2,张瑜1,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对PDO响应的季节分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曹丽娟1,2,何萍2,3,王汨1,徐杰2,3,任颖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FQA:一种基于物种保守性的植物区系质量评价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赵江艳1,谢平1,2,桑燕芳3,徐强强4,吴子怡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库调度中心).枯水期非一致性最低通航水位的综合历时曲线设计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顾海挺1,谢平1,2,桑燕芳3,吴子怡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水文跳跃变异综合加权识别方法——以澜沧江下游戛旧水文站径流序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雷旭1,谢平1,2,吴子怡1,桑燕芳3,赵江艳1,李彬彬4(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基于Hurst系数与Bartels统计量的水文变异度及其敏感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吴子怡1,谢平1,2,桑燕芳3,顾海挺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基于相关系数的水文序列跳跃变异分级原理与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谷静,席贻龙,胡晓燕,江慧(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皖江城市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不同斜生栅藻密度下布洛芬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4期
-
孙千惠1,吴霞1,王媚臻1,张柳桦1,姚小兰1,齐锦秋1,2,郝建锋1,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省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唐敏1,2,赵西宁1,3,高晓东1,3,张超1,2,吴普特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杨倩倩,刘苏汶,俞晓平(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DNA条形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王庆惠1,韩伟2,侯银莹2,冯琳2,叶祖鹏2,顾惠敏2,陈波浪2(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耐盐品种棉花根系主要指标对盐分胁迫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聂阳意1,2,王海华1,李晓杰1,2,任寅榜1,2,金昌善3,徐自坤3,吕茂奎1,2,谢锦升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低海拔和高海拔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苏樑1,2,3,宋同清1,2,杜虎1,2,曾馥平1,2,王华3,彭晚霞1,2,张芳1,2,张家涌1,2,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细根生物量、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杨锁华1,2,胡守庚1,2,瞿诗进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蔡东升,李建明,李惠,胡晓辉,张钧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营养液供应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周泉1,2,王龙昌1,邢毅1,马淑敏1,张小短1,陈娇1,石超1(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间作紫云英下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高佳,崔海岩,史建国,董树亭,刘鹏,赵斌,张吉旺(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张鹏鹏1,濮晓珍2,张旺锋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区绿洲农田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管理下土壤质量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曹梓豪1,2,赵清贺1,2,左宪禹3,丁圣彦1,2,张祎帆1,2,徐珊珊1,2,吴东星1,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基于坡面水文连通性的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吕金林1,2,3,何秋月1,4,闫美杰1,2,李国庆1,2,杜盛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土丘陵区辽东栎树干液流特征对边材面积和土壤水分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何红霞1,王朝辉1,2,包明1,马小龙1,佘旭1,何刚1,邱炜红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产量和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聂文婧,王硕硕,荆鑫,巩彪,魏珉,杨凤娟,李岩,史庆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外源表油菜素内酯对NaHCO3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唐美玲1,2,魏亮2,祝贞科2,李欢2,周萍2,葛体达2,吴金水2,王光军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激发效应对磷添加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吴东星1,李国栋1,2,亢琼琼1,张茜1,曹梓豪1,李珍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张佳蕾,郭峰,李新国,杨莎,耿耘,孟静静,范仲学,万书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杨帆1,2,杨万勤1,2,吴福忠1,2,薛樵3,刘育伟1,2,郭彩虹1,2,谌亚1,2,谭波1,2(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省级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理县林业局).萘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呼吸、可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罗旭,王聿丽,张金荃(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林区地上生物量影响的动态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
徐苏男,刘一晨,刘艳虹,陈忠林,李悦,张利红(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生长及光合作用的生理整合[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