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银德(徐州博物馆).高祖故里 玺印新资——西汉楚国出土玺印概览[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邢艺凡1,李生兰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狮子山楚王陵出土残官印概述[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赵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谈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残破汉印[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杨斌(陕西理工大学).狮子山楚王陵汉印“形式美”探赜[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刘聪,张倩倩(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陶文及玉器刻铭[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周敏珏(湖南美术馆学术研究部).“独留苍翠照山川——纪念曾熙诞辰一百六十周年书画特展”策展札记[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王高升(中国国家博物馆).曾熙书画题跋中的源流意识与通会观念[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范小青(江苏省作协).《新我师说:费新我先生写给张海的书信集》序[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王咸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石楬的发现与分类研究[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曹锦炎(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石楬铭文分类注释选[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丁万里(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洛阳曹魏大墓石楬隶书风格特征及其影响[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李刚田.需要篆刻家的眼睛和艺术家的心灵[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刘恒.自然天成[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辛尘.『残破』之美对传统篆刻审美观念的突破[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汪永江.论『残破之美』[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孙慰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唐楷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黄庭坚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张志远(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李白忆旧游诗卷》的“荡”意及构成特点[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冯博一,陆新.策展人语[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庄天明.『残缺美』的实物典范[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陈振濂.『残破』与『残缺美』[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邹涛.汉印之别格[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范正红.『残破』是对艺术表现的深化[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戴武.臆说残破在印章审美中的价值与意义[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李良东.亲风雅远庸俗[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李金豹.稳定在一个水平线上[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
杨子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评介[J].中国书法,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