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冰玉,王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阈下的玄奘译场运作模式分析[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王海,孙一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京报》英译初尝试: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Chinese,with Notes的分析[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罗選民.翻译传译兴伟业 兔年卯兔展宏图[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李葆嘉(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外文诗汉译献芹:从莎翁的“秋思”到泰戈尔的“飞鸟”[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何乐芸(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射雕英雄传》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罗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葛译《红高粱家族》的网上读者接受研究[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侯广旭(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价值的再挖掘——以《后维多利亚时代人》的翻译为例[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杨华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重探翻译史的学科定位与多维面向——《中国翻译史新发展研究》述评[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王圆圆,黄华(北京十二中;首都师范大学).王安忆小说英译本比较研究——以《小城之恋》和《长恨歌》为例[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张汨,谢斐(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翻译学研究创新团队”;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中国翻译话语书写的知识史模式探究——以朱生豪“神韵说”为例[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李雪伊(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人—儿童关系视阈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张倩(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翻译创造性的“美学态度”观——《翻译与创造性》述评[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徐德荣,赵一凡(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论童诗翻译的风格等效[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刘岩,王芾垚(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大学日本研究所).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在日本的传播及翻译策略探赜[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聂品格,俞盎然,姚峰(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上海师范大学).是“艰难抉择”,还是“有意为之”?——恩古吉自译实践动因钩沉[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袁斌业(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论译者译事中的关系和地位:新翻译权力论视角下的阐释[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田野(英国女王大学).国家翻译实践中译者伦理的建构——以《礼记·大学》为导向[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冯全功(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翻译理论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发展空间[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张凌(西安外国语大学).论严复社会学及与翻译思想的关系[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冯正斌,汪学冰(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五四”诗歌翻译与创作之考辩——一个互文性视角研究[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张冰(广州商学院国际学院;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中国古典散文及其英译中的修辞应用研究——以《项脊轩志》为例[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马礼逊:阿美士德使团不情愿的译员[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庞秀成,刘莉(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佛教潜在译论话语开发的可能性[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罗选民.编者的话[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王巍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口译在线教育社区——“广外模式”口译教学的线上探索[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
郭志恒(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诘辩白璧德身后的梁实秋——林语堂编译《新的文评》动机再探[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