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茂军,唐忠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史迁风神与六一风神[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润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陆游题跋的追忆书写 ——兼论题跋的时间指示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洪岳,赵明惠(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红色经典《大刀记》再解读的特点和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吴民祥,吴舒洁(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术的全球本土化取向 ——基于“杜威访华百年纪念”文章的考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法宝(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疫情期间师范生在线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研究 ——基于教学视频的质性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冯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战争的演绎与乡土的衍异 ——《重回故乡》与《他来了么》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林子赛1,2,林晨1(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论共同富裕对西方福利制度的超越[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宋韵文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江漂,张维忠(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现状与趋势[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毛锡龙1,2,杨凯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后疫情时代我国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的探索 ——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龚游翔(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理论争鸣与诗学建构 ——探微“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美芬,于海涛(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华侨留守儿童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喆1,马新2(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他者的性别:埃莱娜·西苏的“他者双性同体”理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寿玲,杨勇(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折槛图》寓意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成林1,杨自由2(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正义的概念推演和日常语言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金姗姗1,冯夏宇2(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战疫治理共同体:一个村庄的再组织[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孟颖(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艺术意蕴与文化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国跃1,李圣华2(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明中期浙中士人对阳明学的批判 ——以孙扬学案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春华(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长物志》生活美学思想探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不凡,程一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双减”背景下的校外培训及其机构治理 ——基于教育生态危机的视角[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应敏1,程林2(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评估部;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中小学法治师资发展现状调查及培育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赵霞(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 ——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燕(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非虚构与虚构的“跨界”共生 ——论舒辉波童年书写的艺术创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欣然(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孙金龙,赵志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美国威尔逊政府与1919“南北和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金晓刚(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黄宗羲后裔对《宋元学案》的补修及其学术史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郑小碧,张娜(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媒体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分工网络演进的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