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海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行气“六气”说源流考及其与道、释、医诸家交涉[J].中国哲学史,2023,第5期
-
李哲(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王安石《诗》学观及其政教思想[J].中国哲学史,2023,第5期
-
李凯(西南大学哲学系).庄子坐忘说的源起及其诠释史略论[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文贤庆(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论庄子无待逍遥的自由[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吴宝麟(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周易》古经“心”论探赜[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钮则圳(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孟子性善论的汉代回响[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李春颖(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宋代儒佛之辩的发展与转向[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王晓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敬”与“戒慎恐惧”:邹守益心性工夫的一体两面[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从“尊贤”到“知贤”——论子思的“合外内之道”[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李芙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之情与为政次序——王弼政治哲学中“情”观念之展开[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张云起(北京大学哲学系).冥然自合:论郭象哲学中独化事物的相互关系[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翟奎凤(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神气与生化:二程神化思想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高思达(清华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院).龚自珍对“夷夏之防”的认识论改造[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窦建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再思章太炎对日译西学的吸收——以《建立宗教论》中未知译名考证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杨自平(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钱一本以人道通三才的“像象”说释《易》析论[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李智福(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断所知障而不尽断烦恼障”:章太炎之孔子哲学诠释发隐[J].中国哲学史,2023,第4期
-
董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易象体系的历史流衍及哲学意蕴[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盛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竺道生的“理体”范式自觉[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张清江(中山大学哲学系、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理学话语建构中的“魂魄”与“心灵”——以陈淳《魂魄说》为中心的讨论[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林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春秋》义例平议[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汤元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残卷的精神:《朱子语类》“训门人九卷”义例发微[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袁素(厦门大学哲学系).朱子道统上溯三皇新解——以格物致知论为视角[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罗来玮(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肫”“灵”结合:颜钧“直承孔孟”的心学特色[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刘元青(湖北大学哲学院).试析王船山“因人以成天”的历史哲学[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罗祥相(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庄子“无己”思想阐微[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刘成国(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有善有恶:王安石的人性论演变新探[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刘学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二十世纪前半期张载关学研究钩沉[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
魏冬(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张载门人为何序《正蒙》?——从新发现吕大临《正蒙书序》说起[J].中国哲学史,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