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魏庆朝1,尹国栋1,时瑾1,来琳2(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站场正线与到发线间线路优化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孙文1,吴亚平1,李景1,宋力2(兰州交通大学;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高寒地区水分场迁移对路基稳定性影响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王平,马晓川,王健,徐井芒(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差动装置对高速道岔尖轨不足位移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杨兵明(北京交通大学).软土地层盾构隧道长期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陈嵘1,邢俊1,马旭峰1,田春香2,王平1(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梁轨相互作用对过渡段道床板翘曲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陈士通1,崔晨光2,李义强1,张耀辉1(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既有提梁机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李英杰,张蓓,杨晨曦,王佩,林启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关中地区春季浅层地温分布规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李凯崇,石龙,张芳,蒋富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沙流与铁路涵洞的响应规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张民庆1,高扬2(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隧道深埋富水滑动型软弱带突水突泥处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米维军1,贾鋆2,贾燕3,屈耀辉1(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宝兰客专黄土隧道地基静压挤密处理效果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田春香(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坡度对连续梁桥梁端扣件上拔力的影响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王朝(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低温条件下钢箱梁焊接工艺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储团结(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扁铲侧胀试验测定静止侧压力系数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铁道工程学报》投稿须知[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1期
  • 龚彦峰1,张俊儒2,徐向东1,唐曌1(水下隧道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风化花岗岩富水地层超大断面隧道设计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杨建民(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董捷,宋绪国(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圆弧直线型滑面岩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王亚琼1,王开运1,赖金星1,李锋宁2,牛方园1(长安大学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与监测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郭帅杰1,宋绪国2,罗强1,许再良2,肖世伟2(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基于荷载传递理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李建民,张天彤(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地铁1号线站点接驳规划策略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赵万强1,周佳媚2,蒙国往2,冯天炜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隧道洞门体系极限状态及可靠度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王栋,张广泽,蒋良文,冯涛(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川藏铁路成康段活动断裂工程效应及地质选线[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周佳媚,蒙国往,高波,严启(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隧道洞门目标可靠度及分项系数确定方法[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宋章1,韩世华2,杜宇本1,李铁洪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汶九高速A5标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地质选线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孟长江(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站北广场深基坑工程实例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辛文栋(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风区高速铁路路基沙害防治研究与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陈效星,朱洪伟(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预应力管桩加固铁路多线路基的研究与实践[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胡发宗(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海外铁路工程项目人工费算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郑晓龙,樊启武,金怡新,吕娜,张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速度锁定支座的设计与减震性能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 薛光桥1,肖明清1,郭志明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重大路桥建设指挥部).变刚度地连墙的计算方法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