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心怡1,刘建安1,于雪晴1,彭彤1,于涛2,杜金洲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性技术与环境安全评估实验室).典型养殖海湾海底地下水排放对营养盐收支的影响——以福建罗源湾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5期
-
迟小煜1,朱见斌1,米铁柱1,2,甄毓1,2,王建艳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海水酸化对中肋骨条藻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5期
-
马玉贤1,2,于福祥3,田野4,袁帅1,许宁1,许有良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大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辽东湾东岸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的基本特性[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5期
-
苏翰祥1,韩树宗1,2,3,杨轩1,赵亚明4,李琰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技术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北京市5111信箱;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西太平洋上层海洋温度结构对台风响应的合成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5期
-
于彩芬1,陈英旭2,陈鹏飞1,张帆1,姜洋2,刘长安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海洋大学).黄海北部庄河沿岸米草属植物种类鉴定及防治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5期
-
王菊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5期
-
祝文鑫1,徐焕志1,毛斌迪1,王鑫月1,许康2,李博1(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卓建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夏、秋季杭州湾外海域海水中As、Hg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杨留柱1,2,刘国珍1,2,喻丰华1,2,邹华志1,2,翁忠华1,邹晓波3,潘洪州1,2(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东莞市水务局).粤东长沙湾动力沉积地貌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程兆龙1,2,于国旭3,李永涛1,2,左涛1,2,牛明香1,2,王俊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生态环境功能实验室;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庙岛群岛海域夏季东亚江豚分布与集群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袁行知1,许雪峰1,2,俞亮亮1,李燃1(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复杂动力条件下台州近海余流季节性特征及其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付萍1,杨鹏2,何健龙1,姜会超1,王立明1,刘丽娟1,刘爱英1,马元庆1,宋秀凯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浒苔绿潮暴发对丁字湾毗邻海域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刘旭东,王振钟,汪进生,崔文连(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多指数分析确定胶州湾底栖生态状况的参考条件[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郑笑笑1,高君奇1,赵旭1,曹宇1,李珺2,林军1,黄宏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舟山群岛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沉积物磷的形态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王丽媛1,贺心然2,刘媛3(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灌河口海域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贺琪1,曹翔1,徐慧芳2,张明华1,杜艳玲1,宋巍1(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M-PSPNet多尺度海洋温度锋检测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杨正先1,魏树运1,韩建波1,张振冬1,王长发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洋倾废监管中水深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张广帅1,2,蔡悦荫1,2,杨玉成3,闫吉顺1,2,孙家文1,2,王权明1,2,詹思楚4,黄小露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盘锦市林业湿地保护服务中心;辽宁省地质学会).辽河口湿地景观稳定性及其植被碳储量价值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许欣1,2,蔡钰灿1,2,史华明1,2,陈际雨1,2,王翔1,2,马玉1,2,3(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口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孙鑫1,任景玲1,刘家琦1,房瑞雪1,蒋增杰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桑沟湾不同形态锰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叶晗1,王胜强1,2,3,孙德勇1,3,李俊生2,朱元励4,张海龙1,3,张悦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透明度的东中国海水质状况遥感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刘瑀,郝效玉,范惟佳,王国光(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碳源对溢油胁迫下小新月菱形藻毒性缓解作用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陈小红,郑惠东,仇登高,林永青,许贻斌,陈财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种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不同填料生物滤池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王祥,苏岫,王林,王新新,陈艳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滨海核电厂温排水空间分布无人机遥感识别及驱动力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谭浩然1,管东生1,王刚2(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气温、降雨与社会经济活动对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分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沈俊杰1,崔芮菲1,林佳宁2,周晓见1,刘青1,3,4(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石油烃对浒苔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黄亚玲1,李悦1,2,陈志平1,李荣茂3,陈火荣3,穆景利1(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三沙湾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识别[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3期
-
张智玮1,2,池源1,2,刘大海1,2,曲玉冰1,2,3,马雪健1,2,刘镇杭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我国南方典型海岛景观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3期
-
徐冠球,何荣,石海明,屠建波,崔健(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及来源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3期
-
张俊,姜伟,宁志铭,韦朝帅(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水中4种溶解态金属[J].海洋环境科学,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