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亦清1,2,韩念龙3,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热带岛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以海南岛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陈心怡,钟羡芳,吴晨,黄锦学,熊德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温对林木细根呼吸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研究综述[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郑颖玲1,林岚1,2,刘群1,2,何雅昕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出租车司机交通环境意象认知及满意度评价——以泉州市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林靖1,2,3,刘恭祥1,2,3,邓海军1,2,3,4,5,6(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降水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特征[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崔莹莹1,2,何露露1,2,肖好燕1,2,邹秉章3,王思荣3,万晓华1,2,黄志群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中亚热带人工幼林土壤甲烷通量月动态及影响因素[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裴蕴1,元晓春1,魏智华1,杨智杰1,2,胥超1,2,陈仕东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损失差异[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孔昊1,杨薇2,罗美雪1,孙芹芹1(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海洋自然资源负债界定与核算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唐执1,2,陈传明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大熊猫国家公园农户生计资本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张宇辉1,毛超1,2,余恒1,2,熊德成1,2,杨智杰1,2,陈仕东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温和氮添加对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涂圣哲,李新通(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基于CMIP6的分权多模式集合对福建省的降水模拟评价[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林晓岚1,范胜龙2,刘旗1,孙煌2,王培俊3(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城市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耦合协调分析——以厦漳泉城市群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汪鑫莹,杨锋,崔鹏义,黄远东(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不同大气稳定度下城市建筑群内污染物的扩散特性[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李熙,王重卿,车艳红,陈垚(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源技术研究中心).不同降雨条件下土质开挖坡面的细沟间侵蚀特征[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潘树锋(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基于村庄分类的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研究——以清流县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朱婉怡1,刘柄麟1,刘德新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作物虚拟水含量的时空分异特征[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郭子祥1,2,3,李若南1,2,3,陈仕东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黄思彤1,2,马亚培1,2,李宇轩1,2,王妙芬1,2,钟羡芳1,2,李守中1,2,尹云锋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氮沉降背景下生物炭输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和无机氮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黄庭悦1,2,江理渊1,2,王芳1,2,彭卓剑1,2,李苗发1,2,陈越1,2,卢淑娴1,2,蔡炳贵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闽西赖源溶洞群小流域河流δD、δ18O时空特征及其水文学意义[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少芳1,2,3,戴文远1,2,3,包雪艳1,2,3,黄万里1,2,3,武国胜1,2,3,陈静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建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朱鹤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追寻现代地理学科学观[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张泳1,马帅1,谢蓉蓉1,2,周志华3,张虹1,2,韩永和1,2,张勇1,2(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颗石藻C∶N∶P比率对海洋酸化与暖化的响应及其机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杜秋洋1,2,张国琛1,宋博3,胡旭坤1,殷继艳1(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森林火灾预测模型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唐婉儒1,2,姚启超3,张秀梅4,白毛伟1,2,邢行1,2,梅泽鹏1,2,方克艳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火灾预防监测中心).1985—2020年美国火灾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黄施楚1,2,郑裕雄1,杨智杰1,2,张雅婷1,2,陈娟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林龄和根际对杉木林土壤DOM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