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永兴.从FAO网站下载世界各国茶产业相关数据的方法[J].茶叶科学,2015,第5期
  • (《茶叶科学》编辑部).《茶叶科学》简讯[J].茶叶科学,2015,第5期
  • 张英娜1,2,陈根生1,刘阳1,2,许勇泉1,汪芳1,陈建新1,尹军峰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烘青绿茶苦涩味及其滋味贡献物质分析[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马立锋1,2,苏孔武3,黎金兰3,石元值1,伊晓云1,方丽1,阮建云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控释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黄晓霞,唐探,姜永雷,冯程程,程小毛(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千家寨不同海拔野生茶树的EST-SSR遗传多样性研究[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潘铖1,韩善捷1,2,韩宝瑜1(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管理模式对4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和多样性影响[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刘琴1,徐健1,李传明1,韩光杰1,孙俊2,祁建杭1,王春军3,刘更生3(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仪征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站).人工饲料条件下茶尺蠖的饲养与繁殖[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董春旺1,2,叶阳1,江用文1,朱宏凯1,何华锋1,桂安辉1,高明珠1,黄藩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工夫红茶可视化富氧发酵机设计及试验研究[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李远华1,陆建良2,范方媛2,石玉涛1(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茶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茶树根系ACTIN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管曦1,2,杨江帆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茶叶消费对比研究[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陈金华1,2,谭斌1,2,龚雨顺1,2,黄建安1,刘仲华1,2(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茶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余玉庚1,2,袁志军1,殷坤山1,付建玉1,2,肖强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尺蠖类免疫球蛋白基因EOHML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朱永兴.最近5年世界各主要产茶国茶园面积和茶叶年产量[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王小勇1,李兵1,曾晨1,李尚庆2,徐成刚1(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基于模糊算法的茶叶理条机温度控制设计[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李赛君,雷雨,段继华,罗意,黄飞毅,董丽娟(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基于EST-SSR的祁门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封槐松.2014年全国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统计[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茶叶科学》编辑部).《茶叶科学》简讯[J].茶叶科学,2015,第4期
  • 滑金杰1,江用文1,袁海波1,尹军峰1,钟维标2,余书平3,谢前途4(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开化县林业特产局;平阳县特产站).闷黄过程中黄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5,第3期
  • 朱旭君1,王玉花1,张瑜1,肖润林2,黎星辉1(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氮素营养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学,2015,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