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亚娟(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历史性焦虑与三重追赶压力:苏北地区承接污染企业转移的社会机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丹尼尔·法伯1,梁增然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气候适应与联邦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张庆芝,徐晓宁(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李全喜(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为“环境悬崖”:基于生态哲学的再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朱平(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环境伦理认知的价值视域[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社科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TQ052) 公平关切视角下微政务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与创新模式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汪永平.瓜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郑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环境治理与法治保障的多部门法聚焦——广州市绿色经济与环境能源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议综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3期
                    
 
            
                    - 
              吴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环境法上合作原则的演化路径与治理功能——以城市环境治理中认证能力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刘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随迁子女三种典型社会融合状态——城市优越感、乡土文明、强势政策话语的场景展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吴隽雅(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论环境公私协作的法律规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郭淑芬,张俊(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内地31个省市科学合作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谭佳婧1,许景1,2(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省科技政策思想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博弈分析——以南通市金融示范区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李帮义1,邓羽涵1,刘志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担保下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张丽苹(上海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气候变化治理经济学方案中的伦理省思[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曾祥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从共生到竞争:功能视角下的村办煤矿开发与国家治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何新华,顾逸娇,鲍龙标(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贸易信用的三级供应链融资协调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曾守锤,谢晓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流动儿童父母的入学准备实践及其特征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程鹏立(重庆科技学院社会学系).页岩气勘查开发的环境风险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曹孟勤(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马克思生态人学的哥白尼革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韩嘉玲1,张妍2,王婷婷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能力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霍华德·拉丁1,王慧2,李梦琦2(罗格斯大学法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环境规制的理想效率和现实效率[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童志锋(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中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与挑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郇庆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蒋海玲1,2,王磊2,王冀宁2,马百超2(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雷家骕,彭勃,张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效率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张文松(武汉大学法学院).全球环境合作:气候变化《巴黎协议》的双层博弈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王亚楠,何勇(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型购物节中网络零售商广告投入及库存策略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郝少英(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区域环境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保障的法律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