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6期
-
陈剑晖(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非虚构写作”概念之辨及相关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张立群(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一段“继往”与“开来”的历史——1980年代“鲁迅传”写作论析[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王宇(厦门大学中文系).近20年中国女性文学的本土化倾向考察——以小说为中心[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王玉珠(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惊蛰》与“现代性”视野下的成长叙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张永禄(上海大学文学院).家族密码与忧雅的抒情——评王宏图《迷阳》[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赵冬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轻与重:“北漂”青年的“西郊故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张自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批评体制的构建诉求与文艺新规范——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后的“文艺批评”言说[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南京晓庄学院).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余华长篇小说《文城》读札[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高玉,肖蔚(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文城》中的暴力叙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余华的异变或回归——论《文城》的历史思考与文学价值[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陈思宇(复旦大学中文系).历史想象、个人记忆与现代人的困境——评余华的《文城》[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徐勇(厦门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丛书出版及其新时期“重构”[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孙向阳(铜仁学院).文艺通讯员:作家培养的“预备队”[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赖宁,张均(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路遥创作《人生》的材料来源[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南帆(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后现代、轻型文化与二次元美学意识[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张晓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这个时代响亮而沉重的呼吸——论东西《回响》[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郝敬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观念的变化与乡土文学的转型——以王松长篇新作《暖夏》为中心[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生活和艺术:总有新发现——近期中篇小说的新收获[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张元珂(中国艺术研究院).论吴君的“文学深圳”及当代意义[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佘飞(重庆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何建明十年(2011-2020)报告文学作品的历时分析及启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宋嵩(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有情”的回忆——王尧《民谣》读札[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李北京(南方文坛杂志社).陆地创作的心灵史——有关《美丽的南方》写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傅逸尘(解放军报社).革命历史元叙事与现代性想象——朱秀海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读记[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吴欢章(上海大学文学院).论《山居笔记》的艺术深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侯建魁(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何以为“家”—评傅泽刚长篇小说《艺术圈》[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杨建虎(朔方编辑部).民间叙事与底层观照——读了一容小说《群众演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栾梅健(复旦大学中文系).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论《那条割裂生命的河》的文学价值[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俯瞰社会进程中黑与黄的博弈——读刘晓刚的长篇小说《那条割裂生命的河》[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