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戴念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音乐的定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李松兰1,黄虎2(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4高校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现状调查报告——关于33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李晓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对西方音乐现代性的若干思考——以记谱法与键盘乐器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郭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世纪美国第三潮流音乐结构史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易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作品”到“文本”——后现代语境中“音乐作品”观念的转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张卓(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语言学、结构主义及音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饶文心(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东亚音乐文化圈的乐器生态谱系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纪欢格(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曹光平“前卫·中卫·后卫”的作曲理念探析:以三首唐诗艺术歌曲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徐欣(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哈萨克青年在音乐传承中的多重文化关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干玉珊(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黄日进高胡演奏艺术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王金旋(宁波大学艺术学院).从东方到西方的国际学术新视野——东方音乐学会第八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及首届东西方“爵士世界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胡娉.我院召开“冼星海音乐思想人格、及晚期作品专题研讨会”[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丁旭东(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现代口述历史与音乐口述历史理论及实践探索:全国首届音乐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与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3期
  • 霍橡楠(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处).群居老年人综合音乐活动方式研究构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戴念祖1,李一俊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消亡了的平均律——兼谈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律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黎国韬(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五羊仙》大曲队舞释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钱建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音乐人类学视野的“象征性”与“跨越性”——兼论歌曲《乡愁》创作的主题思维与共享维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邓军(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图景——探究末乐章“音乐”与“诗”对于作品结构的深层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银卓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少数民族语境中的青海高校音乐教育——以藏族音乐传承为例而展开的几点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张天彤(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定位再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孙熠(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论合成性中部的复三部曲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庄永平(上海艺术研究所).传统琵琶曲的结构分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陈国威1,何莲子2(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探寻民族基因与现代作曲理念融汇的成功之作——宋名筑《彝歌》(小提琴与钢琴)音乐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陈天国(星海音乐学院).我的音乐生涯[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南音内涵与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于林青(广州军区政治部).试论“谱”与“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 王秀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漂泊的灵魂:乐维思已见及新见史料述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