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钏丽1,2,徐高峰2,3,崔宇琛1,2,申时才2,3,马光宗2,范泽文1,2,张付斗2,3,郑凤萍2,3,杨绍松2,3(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澜湄农业生物安全国际科技合作联合研究中心).甘薯不同品种对两种入侵杂草的竞争作用和化感作用[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彭烨,康厚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麦瘟病研究新进展[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李玉玲1,陈思琪1,张森泉2,李志强2,岳鑫璐2,王磊1,许益镌1(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天然产物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田志慧,袁国徽,高原,沈国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双环磺草酮在我国稻田应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孙靖轩1,2,3,李迁1,谭晓玲1,范佳1,张勇1,FRANCIS Frédéric2,陈巨莲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比利时列日大学让布鲁农业生物技术学院功能与进化昆虫学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基于线粒体和初级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周婉1,徐琢2,杨文俊1,毛燕2,盛龙玉1,杜军利2,武德功2,王增霞2,黄保宏2(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夜蛾黑卵蜂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分析[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赵振兴1,范奇璇1,2,冯黎霞3,李献锋3,张永江1(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玉米矮花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李欢,朱海霞(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链格孢菌株HY-063的分离鉴定及除草潜力[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刘浩星1,王殿轩1,王甜1,黄依林1,唐培安2(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国家粮食产业(仓储害虫防控)技术创新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不同温度下小麦感染不同密度玉米象卵后微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贾世平1,曾维爱2,吴小森3,史子涵1,王玉生1,蔡海林2,谭琳1(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州公司永顺县分公司).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赤眼蜂联用对斜纹夜蛾的室内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黄宁1,王秀琴2,王博1,欧后丁2,胡勇1,韦兰2,杨茂发2,3(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寄主密度、寄生蜂密度和寄生蜂性比对麦蛾茧蜂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王凌琪,董婷婷,陈雯,甘海锋,徐小伟,秦朗,李良俊,贺振(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甘薯潜隐病毒莲藕分离物辅助成分-蛋白酶基因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姚杰1,兰丰1,柳璇1,周国虎2,王志新1,王雪景1,段小娜1,王春晓1,刘传德1,周先学1,鹿泽启1(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烟台)农业农村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烟台);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马铃薯中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行为[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李雯钰1,2,魏守辉1,黄红娟1,曹艺1,周欣欣3,黄兆峰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吉林狗尾草种群对烟嘧磺隆抗性水平和靶标抗性机理初探[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袁晓伟1,2,史慧娴1,2,郭仰东2,李兴盛1,孙西苹1(华盛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侵染西葫芦的中国南瓜曲叶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史骏1,张琳玲2,林乐志1,陈宏宇1,柴伟纲1,谌江华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宁波沿海地区水稻田稗草发生量及对丙草胺、丁草胺的抗药性检测—以6个样点为例[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万宣伍1,田卉1,吴金鑫1,田悦1,王胜1,封传红1,张伟1,尹勇1,张国芝1,杨淞杰1,税静2(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植保植检站).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特点[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李维松1,2,颜晓蕊1,2,3,杨文钊1,2,殷崇文1,2,3,曾琴1,2,3,冯晓东4,王晓亮4,秦誉嘉1,2,3,郭韶堃1,2,3,柳丽君1,2,3,赵紫华1,2,3,李志红1,2,3(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生物安全系;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重点实验室;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发现番石榴果实蝇[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杨念婉,张桂芬,刘万学.“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专栏导读[J].植物保护,2022,第6期
  • 单鼎城1,2,赵亚男1,2,张美惠1,马明慧1,韩志国3,刘伟1,范洁茹1,袁军海2,周益林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慧诺瑞德科技有限公司慧诺表型实验室).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监测苗期小麦白粉病初探[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罗瑞雪1,2,赵丹3,潘求一4,曾颖4,张战泓5,史晓斌2,张德咏2,史彩华1,刘勇1,2(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双峰县农业农村局;安乡县植保植检站;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番茄褪绿病毒复合侵染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传播的影响[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蒋春艳(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金龟子绿僵菌对黄曲条跳甲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杨淼泠1,王威1,申乃坤2,李时勇2,黄文善2,施李鸣1,姜明国2,张克诚1,葛蓓孛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产气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aerogenes S2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番茄促生效果[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岳伟1,陈曦1,姚卫平2,王军3,王晓东1,邓斌4,邱坤5(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安徽省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植保植检站;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植保植检站;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省小麦赤霉病气象风险评估与区划[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肖欧丽1,2,李敏敏3,李瑞瑆4,张泽洲1,2,陈捷胤1,孔志强1,戴小枫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赵晴,张智蕊,徐凤波,李庆山,李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川芎、干姜和穿心莲提取物及其组合抑菌活性研究[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杜志宏1,2,刘伟1,曹学仁3,聂晓1,2,范洁茹1,王保通2,周益林1,刘万学1,徐向明4(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英国NIAB东茂林研究所).气候变化情景下基于MaxEnt的麦瘟病在全球及中国的适生性分析[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 贾秋珍1,2,3,曹世勤2,3,4,王晓明1,2,3,孙振宇1,2,3,张勃1,2,3,黄瑾1,2,3,骆惠生1,2,3,李青青1,2,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国家植物保护甘谷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19年-2020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J].植物保护,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