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雨艳1,杨媛媛1,石翔宇2,王宏3(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乐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乐山市井研生态环境监测站).基于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茫溪河水质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步秀芹,潘泳羽,范博伦,廖洁(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北部湾地区西门江污染成因及改善对策[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钟婷,张垒,刘益溦(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时期生态地区治理路径 ——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崔安妮(河海大学法学院).农药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刘建军,公华林,孙晓艳,刘杨,代雪静(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济南市城区VOCs污染特征及与臭氧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徐辉1,林远2,徐政强3,徐羲晟1(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宁波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心).关于《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监测工况的探讨[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宋轶黎(浙江省丽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GIS监测技术的城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溯源方法的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罗涌春,朱惠敏,吕敏燕,江欧(四川省自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釜溪河流域(自贡城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污染探讨[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赵云芝1,王若男1,朱红霞2,宋望3(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绵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磷化合物方法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李竹颖(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绿融合的绿道规划建设新模式 ——以成都市锦城绿道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林剑波,陈银川,杨蕾,陈林(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上海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南淝河施口断面水污染调查与达标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孙晓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大资源环境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秦容,高飞,张芹,居晓青(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浮游植物分析法解析御临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潘秋池(河海大学法学院).长江流域协调机制落实困境及路径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李洋,赵杨军,罗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管理探讨[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蒋源1,杨振兴2,3,乔俊杰1(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京;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发展处).“融绿、多元、独立”的公园慢行连通系统布局研究 ——以成都金牛区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李翠,游添茸(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目标物种迁移路径识别的生态廊道构建研究 ——以成都市东部区域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夏波,李思思,罗霜,何晋,李翔(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ICP-OES法测定地表水总磷及形态含量的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毛慧,于建飞,张宗祥(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土壤有机污染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土壤中二噁英类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亓恒振1,马珊1,刘芳盈2(山东省淄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下水中40K与总β的关系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6期
-
侯姝君1,孙海龙1,李航2,郭珍3(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市河湖保护和智慧水务中心;四川华标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改进熵权模糊评价模型的锦江河流健康评价[J].四川环境,2022,第5期
-
孙汉侣1,陶林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河长制实施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四川环境,2022,第5期
-
张新科1,李家川1,谭霞1,何跃2,刘芮伽3(重庆市荣昌区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台;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局).重庆荣昌大气污染物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5期
-
李蔚1,2,周益平3,杨云芸1,2,王晓雷1,2(湖南省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衡阳市气象局).湖南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气象条件及传输路径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5期
-
秦婵媛1,2,郭滢曼1,2,刘飞3,傅斌1,罗勇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城市河流景观美学服务评价——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