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锡章1,2,邝美清2,3,纪嘉雯1,2,吴启树4,张家斌2,3,朱仕杰1,2(尤溪县气象局;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福建省气象台;三明市气象局).气象因子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及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蒋荣群1,庞传伟2,王潇3(钟山县气象局;恭城县气象局;贺州市气象局).贺州市丘陵区降雨量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王婷,唐桥义,王娟,吴芳芳(桂林市气象局).桂林重大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何如1,何洁琳1,黄晴2,周美丽1,徐圣旋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广西高温灾害致灾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廖国莲1,何启玄2,莫雨淳1,王义耕1,覃海润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北海市气象局).南宁市臭氧质量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何启玄1,廖国莲2(北海市气象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北海市臭氧污染天气分型及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陆秋霖1,李秀昌1,林确略1,朱振华2(玉林市气象局;陆川县气象局).玉林市2023年3月25日冰雹过程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张容菁,李秀昌,彭武坚,林确略,陆秋霖(玉林市气象局).玉林市“4·19”飑线大风成因及雷达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骆凯,程乘,杨志宏,付勇刚(95072部队).2021年4月广西南部一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曾行吉1,宋瑶1,罗永明2,梅宁光3(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崇左市气象局).广西气象观测站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黎勋1,魏建军2,罗雁飞3,苏禹宾1,殷智4,王玮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马山县气象局;玉林市气象局;桂林市气象局).广西大气负离子观测系统运行分析评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卢伟萍1,林墨1,韦春霞1,杨宇红2,丁美花1,莫伟华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广西气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龙振兴1,苏志1,莫剑飞2,覃靖3,黄璐2,宋彬1(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雷中心;柳州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融水苗族自治县气候与生态环境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刘银焕1,毛家燊1,覃建2,韦靖3,陆官4(崇左市气象局;江州区气象局;扶绥县气象局;凭祥市气象局).桂西南不同季节雨滴谱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吴亚昊(湖南省气象台).长沙一次强降水过程的雨滴谱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宋瑶,李莹,曾行吉(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基于MOID 的广西气象数据服务应用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宋佳凝1,王皘1,钱奇峰1,董林1,史达伟2(国家气象中心;连云港市气象局).2022年7—12月全球热带气旋活动概况及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陈绍河1,姚才2,肖志祥3,罗小莉4(防城港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台风“威马逊”(1409)和“海鸥”(1415)影响广西风雨特征及预报偏差的比较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党张利1,2,马思敏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六盘山区夏季一次层状云降水成因及宏微观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吕抒航,黄剑钊,周坤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模式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王乙竹,王玮,黄剑钊,景坤,周坤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利用地形高度差对ERA5气温降尺度的方法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张明1,2,杜裕1,汤淼1(宜昌市气象局;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北斗测风与L波段雷达测风的差异性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景坤,周坤论,吕抒航,王乙竹,梁振清(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基于雨滴谱和雨量筒观测资料不同类型云降水对比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黄颖1,陆虹2,黄小燕1,赵华生1,吴玉霜3(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基于EOF和LSTM的广西月降水量预测模型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廖胜石1,卓健2,陆甲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基于小时数据的广西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周绍毅1,林彬2,苏志1,潘春江3(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贺州市气象局).北部湾致灾风暴潮与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关系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苏玉雯,李广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1956—2022年涠洲岛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
张小琼,梁苑苑,邓力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基于天镜的气象信息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