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慧(南京科技职业学院).“5G时代”高职学生网络素养教育“5G体系”构建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冯永鹏1,张云婷2(江南大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平静(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左武荣,李明慧(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核心论文的“双高计划”院校学术竞争力实证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沈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与督导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黄柏江1,王才伟2,朱萍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深化校院二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以S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袁义邦(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剖析及实施路径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任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动画专业教学中实践创作课程的优化方式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车金恒(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地方高校管理重心下移的行动研究——基于“接点治理”的分析框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李唯,罗尧成(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基于长三角40所“双高”院校质量年报的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加凤(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夏冰冰,应力恒(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主导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帆,刘丹(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家训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内容和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杜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林林(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视域下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实践和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鑫芳,潘雨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促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路径探索——一种发展的取向[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邓凤玉(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晓霞(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歌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付垚(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挑战与应对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毛毛,张嗣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热点、演进、反思——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夏宁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中高职贯通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培育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职业院校创新就业育人实践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来酉,孙宁,于立博(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老龄化视阈下高职养老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迎君(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观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徐英(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蚂蚁岛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牟南瑛(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欧语言学院).民办职业院校外语类“大思政”课程建设的内涵、原则及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苏姝(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对A市9982名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范慧慧(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