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乃莉,陶思齐,付玉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翻转课堂的“林学概论”通识必修课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郑菲,国辉,何晓青(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蓝天水,孙帅超,郭福涛(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借鉴国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促进新林科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白效鹏,唐亮,霍光青,史雪松,徐道春(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工程图学A”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狄玮,王艳青,范朝阳(北京林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内涵式发展导向下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王旭东,吴岩,方林牧,李红光,李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工科院校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园林花卉实践教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期刊编辑部)).力学治沙 跨学科创新之路[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马明国,边静,王波,杨俊(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技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5期
-
徐达,鲍铭铭,陈希帆(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高校靶向教育引导机制与策略探究[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黄薇1,金典1,李娜2,李军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高校辅导员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徐艳艳,李冬梅,陈志泊(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以赛启教”的“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李春英1,王志新2,张天白1(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东北林业大学纪委办公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赵杏花,高永,杨光,彭静,左合君(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李凌超,程宝栋,李芳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黄雅静,田阳,李红军(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唐晗梅1,张庆新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惠州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王海燕,刘润萌(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AI时代背景下“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党晓宏,蒙仲举,高永,黄露希,朱泊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何正斌,伊松林,赵小矛,母军(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数字化家具制造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王云琦,李春平,张建聪,王彬,程一本(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4B”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地质地貌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杨超1,万璐1,付亦重1,郑义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微观经济学”本科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贾国栋1,余新晓1,牛健植1,伦小秀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张金体,曲远山,彭越(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周新年(福建农林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赵志业,丁艳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
《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声明[J].中国林业教育,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