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世鑫1,2,唐朝臣2,罗梅1,陈景益2,邹宏达2,董章勇1,黄立飞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甘薯病虫害的研究特征与趋势述评[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唐佳佳1,李秀珍1,魏立本1,彭秀1,党江波2,周小舟1,冯大兰1(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早实核桃采穗圃适宜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胡昌平,王有兵,姜健发,杨国斌,杨建军,李曼青,杨淑娇(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漾濞县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李小凤1,肖帅1,赵磊2,郝建强1,沙品洁1,张金轶1,刘希艳1,王芳1,吴文钢1,邢天琪1(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天敌赤眼蜂产业标准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王凯1,李洁1,范优荣1,2,杨江义1,2(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遇与挑战:多年生作物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冯茜,金丽惠,薛海清,岳娅,苗欢,苗淑杰,乔云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增温和土壤肥力对大豆光合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许敏1,2,陈利珍2,李文静1,万鹏1(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低温对绿盲蝽成虫耐寒性及主要耐寒物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李梅1,徐加林2,尹文书1,敖成红1,宋致书1,杨再学3(贵州省息烽县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息烽县鹿窝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息烽县黑线姬鼠形态特征及繁殖特征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闫彩霞,吴中能,刘俊龙,苗婷婷,曹志华,孙慧(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营养理论与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王玉华1,王德权1,谢庆2,孙延国3,刘中庆1,吴腾2,董小卫4,白中友1,杨秀峰1,王大海1,王微棕1(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烤烟的影响及合理株型指标量化[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马晓华1,张旭乐1,章彦君2,胡青荻1,钱仁卷1,郑坚1,汤真勇3(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市资源植物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中心;温州青源园艺科技有限公司).遮阴对紫叶紫薇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平晓帆,魏云敏,宋小双,遇文婧(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火干扰对森林和草原土壤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盛妮1,程建华1,2,孙志祥2,唐翔宇1,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盆地紫色土中丰富及稀有细菌的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刘福童1,郑梅迎2,王辉2,李茂森1,赵培炎1,郑邦玺1,3,何文勤2,姚峰2,任天宝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省生物炭研究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烟草汉中市公司;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基于ArcGIS的秦岭汉中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仁增旺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化肥减施配合有机肥与混播比例对高寒地区燕麦+箭筈豌豆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张婧1,2,曲继鹏3,万洪深1,4(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海关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昌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小麦种质材料育种相关性状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陈家栋1,黄进2,张金池1(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农业水灾解析河南省雨涝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张凯1,陈思思1,常伟1,臧臣2,陈婧2,范晓旭1(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AM真菌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陶大云1,陈秀华2,李林3,杨雅云4,屈云慧5,杨芳5,罗雁婕3,万红辉6,李立池2,李露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建设世界作物园、保护未被充分利用作物[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5期
  • 李文倩,张海军,韩明明,牟群,吕连杰(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措施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 李佳齐1,王晓慧1,何鑫2,宋福强1(教育部农业微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寒区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酸碱能力及改善土壤pH应用潜力[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 吴菲1,2,李鹏1,王巍1,崔玉莲1,徐雨晴1,卢珊珊1,2,赵宝林1,2(国家植物园(北园);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方6种常见蕨类植物耐热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 刘嘉裕1,胡海涛1,刘晓瑭2,陈震东3,梁成额1,唐颢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佛山安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冬春季低温期茶园覆盖转光膜的生理生态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 卢辞,李明鸿,张俊(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 叶彩红1,2,许窕孜1,2,张中瑞1,朱航勇1,张耕1,何茜2,丁晓纲1(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北江流域5种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异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 钟玉扬,崔纪超,余金姜,武小霞,洪鼎剀,郑建扬(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于“3414”试验的红心甘薯新品种‘莆薯17’优化施肥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