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杭燕1,2,3,金征宇1,2,3(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环糊精酶改性对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黄双霞1,2,3,涂园1,2,3,陈玲1,2,3,李晓玺1,2,3(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植物基板栗布丁储藏期间消化特性和品质变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伏佳静,马珂莹,蒲华寅,邝吉卫,黄峻榕(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得然胶改善凉皮冷藏保存品质的机理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孙带涌1,孙琪1,2,姬娜1,秦洋1,韩冬梅3,孙庆杰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荣成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省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羟丙基木薯淀粉水凝胶的构建及性能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于博1,陆兰芳1,余海忠1,汤尚文1,豁银强1,吴进菊1,闫毅2(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襄阳三珍食品有限公司).高乳化稳定性小米淀粉Pickering乳液的制备[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周晓,张涛,缪铭(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张群.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技术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1期
-
赵静溶1,2,徐友强1,2,朱华3,李微微1,2,陈曦1,2,王红安3,李秀婷1,2(北京工商大学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浓香型白酒风味乙酯微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李晨霞1,向芷璇1,李敬1,江正强1,闫巧娟2,马俊文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的定向进化、高效表达及应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冯骁,池慧兵,孟凡强,陆兆新,朱萍,吕凤霞(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挖掘、表征及全细胞制备γ-氨基丁酸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王雨薇1,尹成泰2,刘婷婷1,江凌1,3(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ZIF-8@纤维素酶-细胞共固定化体系的构建及强化丁酸合成的应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高坤鹏1,毛相朝1,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甘油糖苷的酶法合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叶家影1,孙江1,李文静1,倪辉1,2,3,李利君1,2,3,李清彪1,2,3(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集美大学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梨醇对黑曲霉源α-L-鼠李糖苷酶(r-Rha1)热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孙佳明,庞焦,高向红,李明玉,王从纲,李宪臻(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分子伴侣共表达对重组蔗糖异构酶异源可溶性表达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魏衍尚,宁利敏,姚忠,朱本伟(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卡拉胶多糖的分子修饰:卡拉胶酶和硫酸化酶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张学文1,2,孙媛霞1,2(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业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蔗糖合成结构可控的功能性淀粉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
丁宁1,李才明1,2,3,班宵逢1,2,3,顾正彪1,2,3,李兆丰1,2,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C端柔性区域对多糖降解菌来源的麦芽五糖生成酶冷适性的调控[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