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冠(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晚明时尚符号的形成、特征与运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李立新.独上高楼——论魏鲁安的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马凯臻.在无形与有形之间——魏鲁安艺术探索的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王斌(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装置的“反美学—美学”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张昀东(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展脚幞头的意外缺失——苏轼形象的历史建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冯健亲(南京艺术学院).关于“世纪恩怨”的始末及思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魏鲁安(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江苏省美协水彩艺委会;江苏油画学会).魏鲁安作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6期
  • 吴留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时间形塑:图像的叙事策略与观者唱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胡飞1,米江辉2(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的领域方法与一般方法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王峰,霍慧煜(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对话与共情:无障碍视角的博物馆多感知叙事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李炜彦,周梦(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褶裥视角下传统服饰的现代设计价值——以贵州苗族百褶裙与“一生褶”服饰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路艳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公共艺术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谢玮(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世纪20—30年代国货展览会对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推进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赵成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碑图传统的形成及其演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黎晟,孟航(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圣王与三代:弘历与《御笔诗经图》制作考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商勇,蒋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观念、立场与组织的再造——制度转型中刘海粟办学体系(1937—1951)的演化轨迹探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乔宇1,张若天2(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日本筑波大学人间综合科学研究科).独居人群家用主动交互智能终端产品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于梦淼,杨晓,梁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三种图像:基于寄畅园文本的环境意象诠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卢世主1,黄薇2,张倩3(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浙江省风华乡建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基于产权属性的革命旧址保护规划设计研究——以富田古镇革命旧址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沈劲夫1,姚复怡2(湖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激活、符号与城市:武汉城市文化的解析与建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曲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明末基督教叙事性版画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李冠羽(利兹大学设计学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际包容性设计发展概况及其热点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何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内涵与冲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景斯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后碳背景下食物设计的四维转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林书传(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艺术项目介入公共社会的两条路径——以“24小时独处计划”和“丁成药店”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 李宇屏(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象、媒介与凝视:风景的体验与观看之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