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伶俐1,付志康1,徐桂荣1,王基鑫2,王斌1(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兰州中心气象台).2020年梅雨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滴谱垂直结构特征[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吴梦莹1,2,鲍艳松1,2,茆佳佳3,张恒4,李文斌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环境卫星工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地基微波辐射计温湿资料的误差分析和订正研究[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庄妍1,陈正洪1,钟水新2,何飞1,许杨1(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基于CLDAS资料的恩施山区成雾潜势指标特征及成因简析[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聂童1,高玉芳1,2,彭涛3,2,武雅珍4,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与预警湖北省重点试验室;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WRF-Hydro模式结合不同降水产品模拟清江流域径流的效果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王艺娟1,姚聃2,梁旭东1,陶局2,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局).2021年苏州与武汉两地龙卷的环境条件与雷达特征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荀爱萍1,2,赵玉春1,2,李菲1,2,张妤晴1,2,张晗昀3(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气象台;厦门市海沧区气象局).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研究[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李浩然1,阮征1,刘黎平1,陈羿辰2,毕永恒3,张云4,陈洪滨3,毛节泰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地基多波长雷达垂直探测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研究进展[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周志敏,王斌,郭英莲,杜牧云,康兆萍,孙玉婷(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云微物理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胡嘉缨1,董春卿1,操俊伟2(山西省气象台;中国人民解放军63710部队).山西复杂地形下CMA-MESO 3 km系统降水预报检验及订正[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刘志丽1,2,陈静1,2,陈法敬1,2,王婧卓1,2(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CMA-REPS系统的降水邻域集合概率预报方法研究[J].暴雨灾害,2023,第4期
-
唐明晖1,2,俞小鼎3,王青霞1,2,王起唤4,胡媚1,2(湖南省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局).湖南一次雨雪天气降水相变的环境条件与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谢五三1,2,唐为安1,王胜1(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暴雨致灾危险性评估[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孙晓磊1,王科1,左涛1,刘德昊1,易笑园2,林晓萌2(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天津市气象台).引发“6.25”天津极端雷暴大风的超级单体与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覃皓1,王志毅2,石怡宁3,4,翟舒楠1,祁丽燕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沿海一次冬季暖区暴雨的多尺度能量诊断[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杨佳希1,2,孟春雷1,张亦洲1,苗世光1(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Noah-MP陆面模式在华北区域数值预报应用的个例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文影1,2,封彩云1,3,余莲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不同资料同化对四川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傅一笑1,2,王雨1,2,花家嘉2,3,陈雪娇2,3,刘姝2,3,郜天翔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北省雄安新区气象局).基于ECMWF集合预报系统降水预报的空间后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评估[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刘成瀚1,2,王月3,阎琦1,2,谭政华1,2,刘硕1,2,焦浩然2,金妍4(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省气象台;沈阳市气象局;上海中心气象台).超低空急流形成的爬、绕流对长白山地区一次突发性暴雨的影响[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熊洁,李俊,王明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WRF模式中不同随机扰动方案在暴雨对流尺度集合预报中的对比评估[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师正1,2,吴子珉1,孙京2,3,胡佳瑞1,管啸林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三种聚类算法的雷暴系统识别效果对比研究[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张昕,熊秋芬,姜晓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一次北上中亚气旋的结构演变与发生发展机制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常煜1,冀刚2,高绍鑫1,刘静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引发内蒙古汛期暴雨洪涝灾害的降水事件雨强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3期
-
陈龙1,2,唐明晖1,2,唐佳1,2,胡媚1,2,王青霞1,2(湖南省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东北一次降雹超级单体过程的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J].暴雨灾害,2023,第2期
-
青逸雨1,黄雨婧1,孙芳1,周顺武1,马淑俊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局).东北移高原低涡引发我国西北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2期
-
汤兴芝,黄治勇,张荣,王文玉,姚瑶(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2010—2020年全国冰雹灾害事件时空分布特征[J].暴雨灾害,2023,第2期
-
徐玮平1,2,邢雅敏1,3,孟祥新1,2,杨成芳1,4,伯忠凯1,2,刘诗梦5(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2021年山东秋季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