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文超1,2,刘金虎3,杜以帅1,4,孙建明1,4,邱天龙1,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温度、盐度、流速和小球藻对青蛤吐沙净化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冯付霭1,赵震1,陶妍1,2,谢晶1,2,钱韻芳1,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蛤Ⅰ型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DNA表达[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金方彭1,左鹏翔1,冷云1,吴俊颉1,熊合勇2,高海涛1,雷春云1,周睿1,李光华1(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澜沧裂腹鱼4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林欣,郑国栋,苏晓磊,陈杰,邹曙明(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麦草与配合饲料对鲂鲌杂交种生长、消化及鱼肉品质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王倩楠1,冯妍2,贾凌晨1,刘有华1,皮乔木1,徐思琪1,李联泰1,2,蔡月凤2,安贤惠1,2(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泥鳅鳃出血病病原菌及其拮抗菌的分离鉴定[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王宇1,徐晓甫1,2,于莹1,郭彪1,高燕1,张雪1,张博伦1,张晶伟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科天津市海洋牧场技术工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对底泥细菌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王玉龙1,张津源2,杨申3,李乐洲1,杨耿介1,雷兆霖1,周玮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海葵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译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不同管理方式下参池外源性沉降颗粒有机质的贡献率[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李吉云1,2,沈辉2,孟庆国1,万夕和2,蒋葛2,乔毅2,成婕2,冯艳琴2,3,李浩澜1,2(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菌毒力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李玉龙,高祥刚,鲍相渤,付杰,李轶平,苏浩,孙明,李云峰(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蜇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刘印1,宋伦2,刘苏萱1(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微藻小粒级化趋势的环境驱动机制浅析[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冯志萍1,余为1,2,3,4,陈新军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东太平洋茎柔鱼与智利竹?鱼的资源与环境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李岩1,周燕1,雷骆2,苏建3,樊威3,罗煜3,李俊婷1,高贺1,周朝伟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乌鳢皮肤白化的分子机制[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崔明远1,田思泉1,2,3,4,麻秋云1,2,3,4,范青松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浙江南部海域蓝圆鲹资源评价[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赵祺,张秀文,于佳,叶敏,崔晨,石保佳,侯润,齐遵利(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安格庄水库浮游生物群落季节演替及鲢、鳙鱼产力评估[J].水产科学,2022,第5期
  • 李旭东1,2,彭吉星2,吴海燕2,郑关超2,郭萌萌2,赵新楠2,冯志华1,谭志军2(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牡蛎中营养、呈味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龚进玲,李学梅,何勇凤,杨德国,朱永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青鱼—鲢、鳙生态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黄屾1,李长忠1,李梓瑄1,刘艳慧1,柳芳1,祁洪芳2,汪洋2,金文杰1(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青海湖裸鲤繁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盐度对青海湖裸鲤生长及渗透调节基因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段友健,骆小年,李文康,韩牧轩,吴晨,童科(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鸭绿沙塘鳢种群繁殖力和初次性成熟研究[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姚冬梅,张达娟,张树林,张迎(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小球藻对凡纳滨对虾池塘微藻群落的影响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韩语1,潘纪汶1,王昕1,杨诺1,郭桂英2,李迁3,曾纪锋4,郑继平1(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大学理学院;海南大学网络与技术中心;海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泥鳅维氏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与耐药特性分析[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熊向英1,赵艳飞1,2,王志成1(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甲壳动物遗传育种与增养殖实验室).斑点叉尾肠道及其养殖环境菌群结构分析[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郝爽1,张振国2,尤宏争1,马林1,唐红霞3,刘肖莲1,徐晓丽1,谷德贤1,罗璋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农学院).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刘苏萱1,宋伦2,胡超魁2,王昆2,刘印1,张明亮1,董少杰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辽东湾饵料微藻粒级区划研究[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赵真慧1,吕美琪1,崔李伟1,庞智予1,张庆起2,高焕1,3,4,阎斌伦1,3,4(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不同藻类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呈味氨基酸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胡吉卉1,段健诚1,高阳1,陈姝含1,张庆起2,牟华1,3,4,赖晓芳1,3,4,高焕1,3,4(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亚硝态氮对虾肝肠胞虫感染脊尾白虾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张成赛1,尹文林2,李明3,曹铮2,蔺凌云2,潘晓艺2,沈锦玉2,王春凤1,姚嘉赟1,2,杨桂连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省动物微生态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鱼类健康与营养重点实验室;金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大口黑鲈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谢玺,王庆志(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海产贝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赵长浩1,花传祥1,2,朱清澄1,2,石永闯3,4,汪金涛1,2,5,6,7,李非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鱼类死亡系数估算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孙亚慧1,张津源2,王玉龙1,李乐洲1,王文琳1,毕丽仙3,周玮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海葵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池底间隙水水质分析[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 胡宗云,杨培民,闫有利(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3种淡水鱼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水产科学,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