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出安1,庄文明1,林振文1,周岱2(广东省海洋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云开地块东南缘永宁韧性剪切带年代学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来自白云母40Ar-39Ar年龄约束[J].华南地质,2022,第3期
  • 陈浩1,李安邦1,赵鹏1,夏细胜1,李润泽2,祝明明1,徐海军2(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幕阜山地区绿柱石的晶体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特征[J].华南地质,2022,第3期
  • 马晓辉1,刘阳2,张向宁1,李艳翔1,张雪1,任良良1,赵亮亮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湘西南大岩坳向斜“大塘坡式”锰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J].华南地质,2022,第3期
  • 曾雄伟1,王志宏2(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湖北宜昌樟村坪陡山沱组沉积的氧化还原环境及其成磷意义——来自微量元素的约束[J].华南地质,2022,第3期
  • 王维曦,韩枫,许娅婷,刘永强,贺炬翔,周永章(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基于CiteSpace的华南地质研究大数据社区发现可视化分析[J].华南地质,2022,第3期
  • 刘阿睢1,2,程顺波1,2,李荣志3,韦义师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广西平果地区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J].华南地质,2022,第3期
  • 刘广宁1,吴亚1,王世昌1,廖金1,余绍文1,伏永朋1,杜尧2,陈柳竹2(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长江中游典型河湖湿地主要水环境问题及 生态环境地质风险评价区划[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何军1,陶良2,徐德鑫2,黄长生1,彭汉发2,李朋3,庞设典4,王芮琼5,刘磊6,华杉7,杨艳林1,赵永波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实践及成效 ——以武汉市为例[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曾敏1,赵信文1,陈松1,王晓晗1,皮鹏程2,侯清芹2,孙慧敏2(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广州南沙核心区三维工程地质建模[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阎琨1,2,王海根1,刘淑亮1,3,马伟1,2(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熵权-TOPSIS模型评价[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欧阳波罗1,易强1,路韬2,黄超1,邵长生2,肖立权1,刘声凯1(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水文地质调查结合直流电法在赣南地区找水中的应用[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曾美云,何启生,邵鑫(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测定土壤中22种微量元素[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邬健强1,刘磊1,洪旭程2,刘道涵1,刘永亮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K”反射系数法在低电阻率地质背景下的应用研究[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赵幸悦子,肖攀,黎义勇,邵长生(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基于GIS的银坑幅浅层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黎清华1,张彦鹏1,齐信1,胡道功2,马生明3,崔振昂4,涂兵1,柯贤忠1,陈双喜1,彭康5,唐世新2,杨博1,贾丽云2,刘文涛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陈立德(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也谈长江上游“川峡二江”续接贯通的时限和机制[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张傲1,黎清华1,张彦鹏1,赵信文1,宋国玺2(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超维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地质体单元剖分的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评价方法 ——以海口江东新区为例[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常宏(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峡库区潜在顺层岩质滑坡识别的宏观判据[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殷宗敏1,赵宝强2,叶润青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32020部队).时序InSAR技术在三峡库首区潜在滑坡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黄长生1,姚华舟1,2,李璇3,谢树成4,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从地球生物学视角创新地质调查工作[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王义梅,周春静,杨波,管后春,胡海风(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皖北第四系覆盖区三维地质结构建模研究[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 张傲1,赵信文1,甘华阳2,孙尧3,郑小战4,张庆华5,刘伟5,许汉森6,蒙彦7,吴盼1,曾敏1,江拓1,顾涛1,何军1,赵幸悦子1,王世昌1,黎义勇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规划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华南地质,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