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劉永翔(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先君寄廬先生紀念集序[J].中国文化,2022,第2期
  • 虞萬里.《禮記》鄭、王比義發微序[J].中国文化,2022,第2期
  • 陳明(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東方語文學會舊史鈎沈[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陳泳超(北京大學中文系).離山老母的信息[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孫衛國(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試析《燕行録千種解題》的内容特色與學術價值[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馮時(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上古嬗讓制度考[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帝張四維 運之以斗 清華簡《四寺》的堪輿路徑[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李零(北京大學).薄山與博山爐[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賈海生(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公子侯簠銘文所記餕餘之禮及其深意[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藍色的豹:戴澤的隱真世界[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茅海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論張蔭桓 以光緒二十三年(1897)出席英國女王慶典爲中心(上篇)[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干春松(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從歷史和信仰來理解國家和民族:康有爲與章太炎的分歧[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沈衛榮(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清華大學中文系).語文學與現代人文科學的方法和實踐 在清華鄴架軒讀書沙龍的報告[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戴海斌(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批評”如何可能? 陳恭禄與蕭一山筆戰述評(上篇)[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王培軍(上海大學中文系).錢鍾書《槐聚詩存》用典本證[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黄俊傑(臺灣大學歐洲研究院).十八世紀朝鮮國王正祖與儒臣對孟子學的解讀[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楊天石.認識歷史與百家爭鳴[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朱漢民(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王闓運的學術思想[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張健旺(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錢大昕真賞“讀書種子”方孝孺[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學人寄語[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李溪(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學院;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淡中有味:文人“墨菜畫”傳统的建立[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羅丰(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林侗所見集王羲之四十七字殘碑考[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許全勝(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金石札記五則[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全球史研究院).“枳橘之易”與《易經》的跨文化研究 序吴禮敬《英語世界<易經>詮釋論綱》[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卓鴻澤(前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還音録札記(三則)[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楊帥(北京大學中文系).據《漢律摭遺》與出土文獻試論漢《雜律》的類别與層級[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黄一明(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歷史書寫的顯與隱:《陳書》所見陳初皇位繼承考論[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艾俊川.小萬柳堂書畫聚散鈎沈[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 秦燕春(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詩人離去 詩回向世界 紀念胡繼華教授[J].中国文化,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