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淑艳,孙峰(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多源流理论”视阈下网络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现代化——以出租车改革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邓喆,孟庆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公共政策形成的新路径[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张树旺,李伟,王郅强(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论中国情境下基层社会多元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基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白坭案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张海波,尹铭磊(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应急响应中的突生组织网络——“鲁甸地震”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田雄1,郑家昊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被裹挟的国家:基层治理的行动逻辑与乡村自主——以黄江县“秸秆禁烧”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于洋(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联合执法:一种治理悖论的应对机制——以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冯川(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村制度”与利益密集型村庄的乡镇治理——以浙东S镇M村的实践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李龙,宋月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农地流转对家庭化流动的影响——来自流出地的证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赵广川1,顾海1,郭俊峰2(南京大学 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地位变迁与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2000—2011[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尚虎平1,2,忠格草3(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市财政局人事科).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观转型研究——一个面向计划生育政策口号的探索[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2期
-
陈振明1,2,林亚清1,2(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政府部门领导关系型行为影响下属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吗?——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文宏1,黄之玞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网络反腐事件中的政府回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70个网络反腐案例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杨政怡(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替代或互补:群体分异视角下新农保与农村家庭养老的互动机制——来自全国五省的农村调查数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薛立强1,2,杨书文3(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论政策执行的“断裂带”及其作用机制——以“节能家电补贴推广政策”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张楠,卢洪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员垂直交流与环境治理——来自中国109个城市市委书记(市长)的经验证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路锦非(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理降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研究——基于制度赡养率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刘凤芹,徐月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谁在享有公共救助资源?——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瞄准效果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周常春1,刘剑锋1,石振杰2(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贫困县农村治理“内卷化”与参与式扶贫关系研究——来自云南扶贫调查的实证[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杨庆国1,2,陈敬良1,甘露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合肥学院中文系).社会危机事件网络微博集群行为意向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刘昕,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我国政府的困境与对策[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袁方,史清华,晋洪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居住证制度会改善农民工福利吗?——以上海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程宇(珠海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嵌入性政治下的地权配置——基于南县农地产权改革的观察[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
汪庆华1,郭钢2,贾亚娟3(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政治学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俞可平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善治话语[J].公共管理学报,2016,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