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旭,郑生威,李秋澄,何冬雪,李松宇,陶波(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类型助剂对除草剂硝磺草酮的增效作用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常浩1,李文学1,徐志鹏1,栾倩倩1,周琦1,马金慧1,任淑锦2,汪亮芳1,吴之涛1,杨克泽1,周彦芳1,任宝仓1(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甘肃省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武威市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西绿洲灌区连作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赵海燕,王腾飞,续创业,张铠鹏,朱晓慧(平凉市农业科学院).西北旱塬区玉米品种表型聚类分析及适应性评价[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兰天娇1,张晓龙1,2,贺明1,司雨1,2,郑培峰1,2,吕艳杰1,王永军1,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增密、少耕与化控耦合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杨德光,宫磊,王迎博,何丽,孙慧,任静,郑禹琪,宋纯儒,于庆江,翟婧宜,张倩,谢腾龙,李威(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外源6-苄氨基嘌呤(6-BA)对玉米幼苗抗冷性影响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李晶晶1,2,张钟莉莉2,王荣焕3,孟范玉4,薛绪掌5,郭瑞5(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鲜食玉米耗水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曹庆军1,李刚1,孔凡丽1,杨粉团1,杨浩1,于洪浩2,王影3,宋健4,王贵满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梨树县蔡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吉林省梨树县林海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条耕作业时间对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出苗质量与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王会涛,朱世蝶,王会强,袁曼曼,王秋岭,吴浩,袁刘正,柳家友(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玉米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玉米自交系耐淹性鉴定与评价[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王利锋,王浩,周柯,杨继伟,曹言勇,李晶晶,贾腾蛟,李会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玉米子粒氮浓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邬小春,黑文聪,杨晓军,张洁,李霞,张继轩,张圆(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榆林市春玉米密植机械粒收质量与品种筛选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颜为1,李晓靖1,赵瑞君2,张春艳3,郭玉利4,黄萌1,李杰文1,刘波1,丁一1,丁照华1,齐世军1,薛艳芳1,崔振岭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招远市金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张秀芝,李强,高洪军,彭畅,高纪超,焦云飞,朱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长期施肥对氮素利用以及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积累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陈涛1,张恒嘉1,潘小番1,肖让2,王英英1,王永1,李福强1(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河西绿洲制种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林静雯1,唐照磊2,周作高3,黄田夫3,吴海燕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孢囊线虫孵化特性及不同品种玉米对其抗性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贾森1,孙淑凤2,史振声2(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沈阳特亦佳玉米科技有限公司).冰冻对球形花爆裂玉米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段小健1,曲比伍合2,李仁飞2,柯永培1,2,余学杰1,2,张英豪1,石海春1,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8个玉米品种子粒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及苗期敏感性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冯艳飞,刘丽滨,任国鑫,李聪,李志芳,孙丽芳,高树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盐胁迫下玉米WRKY转录因子生信及表达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5期
-
孔建禄1,曾湧1,李世成1,曹占凤2,武永陶3,李振谋4(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兰州新区西岔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甘肃省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生理指标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王昌亮1,张国合1,常建智1,吴西利2,闫丽慧1,李彦昌1,王芬霞1,侯现军1,蔡馨燕3(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鹤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黄淮海子粒收获玉米对种植密度的响应[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吕梦1,黄明1,侯园泉1,歹英豪1,焦念元1,尹飞1,赵振欣2,付国占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减氮配施有机肥对豫西旱区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白子明1,刘家富1,舒坤良2(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实证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王帅丽1,2,穆心愿2,杨豫龙2,徐佳敏1,2,刘天学1,温涛1,2,付景2,郑玉珍2,赵亚丽1,李鸿萍1,张改平3,赵霞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绿色精准生产国际联合实验室;禹州市农业农村局).供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干物质形成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刘云柯,李丰琇,孙飞雪,刘锐华,韩明生,刘峻岐(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干旱区覆膜滴灌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袁野1,2,王浩2,罗洋2,隋鹏祥2,李瑞平2,郑洪兵2,朴锦1,刘武仁2,郑金玉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基于最小数据集评价耕作方式对黑土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杨菁菁1,王琪2,王琦1,何丽1,张鑫辉1,李乔1,王雁博1,张萌1,李威1,3,杨德光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外源丙三醇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抗逆调控作用[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刘晓丽1,韩洁楠1,李冉1,郭增辉1,2,张德贵1,李明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opaque2对糯玉米子粒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王会强1,朱世蝶1,王会涛1,袁曼曼1,王秋岭1,刘康1,吴浩1,申月华2,袁刘正1(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玉米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漯河市郾城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遮荫胁迫对渍水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
王鸣燕1,宿顺顺2,冯浩1,3,吴淑芳1,胡亚瑾1,陈霁菲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节水灌溉与有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夏玉米氮肥利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