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波涛1,尹汉军1,朱宇航2,彭世球2,3,4,李毅能2,程高磊2(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海温盐流数值产品构建及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刘段灵,陈超(广东省气象台).最优TS评分方法在逐时降水订正中的初步应用及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周冠博1,2,钱奇峰1,吕心艳1,刘春霞3,徐雅静4(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业务中的应用探索[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吕心艳1,钱奇峰1,王登科2,周冠博1,徐雅静2(国家气象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基于深度图像目标检测的智能台风涡旋识别技术[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张仲1,刘春霞2(湛江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雷州半岛一次典型局地暴雨成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涂朝勇1,2,赵中阔1,黎伟标2,陈淑敏2,陈逸伦2,张奡祺2(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海台风边界层湍流小波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马超怡1,2,李晴岚1,朱港亚1,2,陈申鹏3,唐小新3,李兴荣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市气象局).热带气旋影响下深圳地区闪电特征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杨国杰,唐思瑜,程正泉,谢蜀剑(广东省气象台).台风网格风场主客观融合技术的应用及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李少钿1,2,李毅能1,2,李骏旻1,2,张志旭1,刘春霞3,彭世球1,2,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与技术应用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风能输入参数对珠江口波浪模拟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陈芳丽1,刘显通2,曾丹丹1,3,姜帅1,4,甘泉1,梁家杰1,5(惠州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河源市气象局;惠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阳江市气象局).珠三角北部一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的地形作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薛子悦1,2,鲍艳松1,2,唐歌实3,成巍4,朱孟斌4,袁帅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环境卫星工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COSMIC-2掩星反演数据质量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王美玲1,梁湘三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海洋动力学实验室).一次闽南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动力过程[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曹治强,王新,黄庆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上台风云系结构变化的遥感定量特征指标研究及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尹金方1,黄洁1,史永强2,王洪3,梁旭东1,谢衍新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克拉玛依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Nudging地面加密观测改进数值模式对城市效应及其触发对流的模拟:一次夜间个例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杨宝琛1,罗亚丽1,2,姜晓玲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热带气旋对1975─2018年暖季中国极端降水气候态、变化趋势及其与温度关系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龙雨青1,张雪莹2,麦博儒1(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空军航空大学).ENSO对MJO传播特征演变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刘陈帅1,2,3,4,张阿思5,陈生6(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气象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河遥感站和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基于S波段双极化雷达的变分法的定量降水估计算法[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江文1,王东海2,3,张春燕2,曾智琳2,李国平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澳门环境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近70年不同路径的南海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谢正帅1,吕伟涛1,马颖1,齐奇1,武斌1,姜睿娇1,孙秀斌2,陈绿文3,杜赛3,颜旭3,肖桐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平面标定法在闪电光学观测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赵海军(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一次台风龙卷过程灾调及环境和天气雷达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刘岩1,徐芬1,郑媛媛1,张蕾2,杨美荣3,慕熙昱1,梅海霞1(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典型强龙卷风暴中的地闪活动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陈志强1,2,3,甘秋莹1,徐建军1,2,3(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利用海-气-浪耦合模式(COAWST)对北印度洋一次强热带风暴“Fani”(2019)过程的数值模拟[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杨洁1,曹正1,杜宇2,武凯军3,李■雅1(中国民用航空中南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气象系).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广州白云机场终端区雷暴潜势预报[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吴举秀1,潘佳文2,魏鸣3,顾瑜4(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气象局;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岛市气象局).不同尺寸冰雹S波段双偏振雷达偏振量特征统计[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蒋文泽,刘琼,陈勇航,黄艺伟,赵兵科,吴峻石,周海江,陈帅妤(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宝山区气象局).基于加密探空资料的上海不同云天下AIRS/Aqua相对湿度廓线反演精度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胡天慧1,2,余晖1,3,鲁小琴1,3(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台风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基于卫星遥感的热带气旋定强技术综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任菊章1,郑彬2,金燕3,琚建华1(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云南省气候中心).亚洲热带气候态夏季风涌传播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黄俊1,2,3,廖碧婷4,沈子琦1,张志坚5,蓝静1,王春林1,3,6(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市气象台;黄埔区气象局;广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基于微波辐射计和气溶胶激光雷达的边界层高度研究及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付炜1,2,3,唐明晖2,3,叶成志2,3,周慧2,3,傅承浩2,3(永州市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强西南急流背景下南岭山脉一次暖区大暴雨数值模拟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谌伟1,2,刘佩廷1,2,徐枝芳3,徐迎春1,杨海鹏1(武汉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重点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湖北强降水频次时空特征及基于GWR模型的地形关系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