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喜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明清山东运河治理研究[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3期
-
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传统绳治思想考[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3期
-
党圣元1,刘伟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从“德”之初义看“德”之美[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3期
-
蔡丹君,于晨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银雀山汉墓《唐勒》赋的入墓因由与赋体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3期
-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本刊启事[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3期
-
张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理气统体:朱熹生命哲学的本体建构[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杨芳(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宋地方性备荒仓的兴衰及其原因[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李立(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秦司乐官署“外乐”的设置及职能——以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乐人讲”践更外乐为中心的讨论[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董春林(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衙前役法与北宋党争[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陈徽(同济大学哲学系).郭象的“不治之治”思想及其虚无性[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张造群1,李宗桂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杜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人何以“克昏夙有商”[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高崇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东汉都城洛阳礼制文化研究[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张怀通(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度邑》与武王征会典礼——兼论殷商周初的王政[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张勇耀(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文化认同与金末汴京文学的繁荣[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田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明代黄河治理思想及实践[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王震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王亥的历史地位——兼论原始王权的产生[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王晖(陕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科).清华简《筮法》为“连山”筮卦说——并就出土文字资料论“三易”之主要区别[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王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常州工学院).黄河与运河的纠葛:《梦溪笔谈》与运河事迹札记[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尹荣方(上海海关学院).《诗经·豳风·破斧》与周公巡狩[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江林昌(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的特质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赵丛苍,祁翔,曾丽(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医学考古学观察[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王德华(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山海经》上古“天下之中”的南北建构[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陈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卜辞登族、登地与商周东土邓器[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王星光,张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汉代关于霜的认识与意象[J].中原文化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