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增良(大理大学文学院).滇南景物与江南视角 ——论阮元诗作的滇中江南书写[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鑫1,2,胡铁球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明代勘合的概念与形态述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夏悦1,孙垂利2(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宋代巴蜀地区墓葬石刻的三层象征性空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卫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幻想的张力与荒野的复归 ——汤汤《绿珍珠》的童话美学探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爱生,邹紫凡(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我国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差异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其南(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从逃亡到归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态儿童文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徐向英(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段心灵朝圣的旅程” ——彼得·马修森《雪豹》中的佛禅思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根福,王晓帆(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浙西南畲族的民众动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杨天平1,刁清利1,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基于五大排名分析的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成效与不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时期儿童文学主体性建构的机制、过程及反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夏平,田姣姣(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马骨”与“沧洲” ——杜甫“绘事”诗的渊源与义趣[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项建英(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困境与解困:从闺阁女性到大学女校长 ——基于10位近代中国大学女校长成长历程的教育考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昌玉,卞晓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丝绸之路开辟前亚洲西端青金石商路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史美珩1,史莫野2(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白居易诗歌多元兼容的哲学思想及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郑祥福,凌哲宏(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宁社会主义本土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