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天杰(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学院).陆陇其的独尊朱子论——兼谈其对东林以及蕺山、夏峰等学派的评定[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乐爱国(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焦循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兼与日本荻生徂徕《论语征》的解读之比较[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林美茂1,常潇琳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华经典研究中心;东京大学法学部).井上哲次郎《东洋哲学史》与“中国哲学”的诞生[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刘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从“制作的逻辑”管窥林罗山之“志”[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陈鹏,聂毅(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许孚远心性论辨析[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张培高1,冯雪2(四川大学哲学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儒以义理释《论语》之滥觞——论胡瑗的《论语》诠释[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孙宝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重建华夏 开启大壮——《明夷待访录》的写作意图再论[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金紫微(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明夷待访录》对方孝孺政治伦理的继承与突破[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临川学的性命之理及后期衍化[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田智忠.《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毕游.《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匡钊.《先秦道家的心论与心术》[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甘祥满(北京大学儒藏编幕与研究中心).“有物有则”:从经学注解到哲学诠释[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刘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先秦儒家“习”观念考论——以《性自命出》习性观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毕梦曦(北京大学哲学系).二程修养功夫的不同偏向——兼论二程语录归属判断的一种新思路[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林孝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感通”具有认识论功能吗?——基于周敦颐、张载的感通观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莫日根巴图.《古代蒙古族逻辑思想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李敬峰.《二程后学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王绪琴.《周易重读新解》[J].中国哲学史,2021,第3期
  • 李记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荀子“成人”思想研究——基于成人与成己成物关系的辨析[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殷慧1,寻梦依2(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英国爱丁堡大学中文系).宋代礼制变化与理学兴起[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周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性由心主之”与“心由性主之”——明代“气学”心性论建构的两种路径[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袁志伟(西北大学哲学学院).《释摩诃衍论》辽朝注疏与辽道宗的佛学思想[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翟奎凤(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心性情”与“易道神”:朱熹对程颢思想的创造性诠释[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周展安(上海大学).“以百姓心为心”:章太炎《齐物论释》阐微[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陈超(清华大学哲学系).“隐逸”与权力语境下的姚兴劝道恒、道标罢道事件[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 江求流.《朱子哲学的结构与义理》[J].中国哲学史,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