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灿,汤凯毅,刘萍花,陈若平(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德山区稻鱼种养模式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程祖锌1,钟卫胜2,林荔辉1,章清杞1,蔡来龙1,范富英1,黄荣华1(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上杭县农业农村局).优质抗病杂交糯稻闽糯6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庄冠雄(惠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惠安县“两稻两菜”轮作模式下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许鸿江(福建省将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稻新品种哈优晶占高产制种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刘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特种稻紫两优737在建阳区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季祥丰(福建省将乐县安仁乡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荃优607在将乐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胡巧芳(尤溪县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尤溪县优质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叶和(福建省政和县种子站).政和县高山区花椰菜套种玉米栽培模式[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郭建国(福建省将乐县古镛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福香占在将乐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林锋利(福建省南安市乐峰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优质抗病杂交稻启优2165在南安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林爱华1,游东斌2,吴娟娟1,饶溶晖3(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种子站;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秝两优5816在延平区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于春梅(三明市三元区陈大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野香优669在三元区作中稻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王琛(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烟后稻机插品种及秧龄筛选比较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黄胜梁(福建省明溪县沙溪农业技术推广站).甜玉米——杂交稻——紫云英生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董瑞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所科技人员助力光泽全国农业科技先行县再生稻春播工作[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朱永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所水稻抗逆分子育种团队在植物免疫和生育期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罗施行(福建省大田县奇韬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大田县烟后稻直播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朱永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组到龙岩开展水稻生产科技服务[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廖伟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合溪乡乡村振兴中心).稻蛙高质高效综合种养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2期
-
陈德兴(福建省大田县均溪镇农业服务中心).优质稻明1优臻占在大田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1期
-
饶溶晖(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与建泽泻轮作及高效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