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方晗(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昭陵六骏之“飒露紫”与近世中国石雕艺术观念在西方的生成[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黄清穗.纹藏 中国“喜”字纹[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苏毅苗.“红河流域彝族民歌基因谱系与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人苏毅苗简介[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荻野昌弘,朱翊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围绕文化遗产的社会学研究——荻野昌弘学术自述[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朱晓阳(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诗性与民族志影像的田野工作:从《故乡》《滇池东岸》到《老村》[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卢旖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壮笛[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苏毅苗.“红河流域彝族民歌基因谱系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简介[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山泰幸1,2,冯彤3(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灾害复兴制度研究所;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人间福祉学部;知识产权出版社).世界著名社会学家与我——荻野昌弘教授学术评介[J].民族艺术,2022,第4期
-
季中扬(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朱军(云南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族际生态建设:理据、机制与路径[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田钒平(西南民族大学).族际生态法治建构的原则、路径与机制[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陈姵瑄(扬州大学文学院).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高静(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韩国未来遗产制度的建立[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梁君健1,苏筱1,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紫禁城遇到摄影术:灵韵的消逝与现代政治空间的形成[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赵万武(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美洲史研究院).“他者”的可视化:乔治·卡特琳对北美印第安人的描绘及价值[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王洪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陶瓷文化圈”:中国陶瓷史研究“空间转向”新进展[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卢文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盖瑞·法恩《说艺术:MFA教育中实践的文化和文化的实践》导读[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黄玲(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跨越与共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心路历程[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袁东升(贵州民族大学).族际生态:中国民族研究的新思路[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李洁(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族际生态的中国话语与实践[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杨琛(云南师范大学).葫芦笙[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杨书娟(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绒制龙舟[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程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系).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新加坡小贩文化”的申遗实践为主线[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谢勇,朱晓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指向人类学的影像民族志——基于“深耕”影像民族志工作坊(第一期)的讨论[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
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论艺术博物志[J].民族艺术,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