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飞鹏1,李娜1,孙德旭2,汪庐山2,刘静1,张宗檩2,蒋文超1,李德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脉动水驱孔隙压力传输规律数学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徐学敏1,杨佳佳1,孙玮琳1,沈斌1,张小涛1,秦婧1,栗敏1,许智超1,胡才志1,郭望2(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页岩油气勘探中热解分析与总有机碳预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健,王江涛,王子鸣,魏宝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洋流和潮波产生的感应电磁场对比[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华1,洪德成2,武圣哲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吉林大学物理学院计算方法与软件国际中心).圆柱分层各向异性地层中偏心线圈电磁场闭合解[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郭辛阳1,2,吴广军3,步玉环1,2,郭胜来1,2,张锐1,2,王成文1,2(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完井技术研究所).CO2埋存条件下SO42-对油井水泥石腐蚀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翟亮1,2,蔡文杰1,卢俞辰1,张凯1,3,薛小明1,杨永飞1,姚军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地下工程系).海上油田群地面与地下协同注采优化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矞琦1,郭继香2,王翔2,王诗棋2,刘小雨1,吴杨1,朱博圆1,杨小辉3,王育杉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克拉玛依分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低界面张力下重油-水两相垂直管流流动型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赵世栋1,林旭峰1,徐永强1,刘欢1,刘发强2,吴咏梅2,商红岩1(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新疆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载MgO固体碱对聚甲氧基二甲醚脱酸精制性能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合1,温鹏云2,宋微2,李金波2,王素玲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保压取心工具连续割心系统设计[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潘少伟1,王朝阳1,张允2,蔡文斌3(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混合优化XGBoost的岩性识别[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郭天魁1,宫远志2,刘晓强1,3,王增林2,徐建春1,盛茂4,陈铭1,罗志林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复杂裂缝中支撑剂运移铺置规律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明辉1,周福建1,黄国鹏1,王博2,胡晓东1,李浩哲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管单元的水平井多簇压裂有限元模拟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吴安彬1,2,罗群2,代兵3,李靖2,王士琛2,张景坤1,安尊鹏4,刘冬冬2,姜振学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海相高演化页岩裂缝方解石脉成因机制及指示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严飞1,2,侯富恒1,黄俊3,董绍华1,贺国晏1,刘宇1,王春莎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外压和力偶荷载组合作用下含凹陷缺陷海底管道的局部屈曲和极限弯矩承载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冲1,刘建新2,孙建波1,李晗1,赵智3,林学强1,王勇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含杂质气态CO2环境中X65钢腐蚀行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闫炎1,2,管志川2,王庆3,许玉强2,廖华林2(太原理工大学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油气井射孔对固井水泥环损伤范围的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余庆,张辉,蔡志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水下爆炸荷载下围压对岩石裂纹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宋光永1,朱超1,李森明1,王艳清1,龙国徽2,宫清顺1,田明智1,伍劲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湖相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发育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光绪1,吴伟1,林畅松2,叶雅萌3,李全1,刘惟庆1,冯阵东4,赵晓明5(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高长海1,2,孟士达1,查明1,2,楼达3,李宏军3,潘守旭1(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港北多层系潜山结构特征与成藏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程付启1,2,刘子童1,牛成民3,陈容涛3,金强1,蔡盼盼1,张参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利用饱和烃降解率划分原油降解级别的方法及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昱东1,魏成2,韩忠祥1,顾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莱特迈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临氢缓和条件下煤-油共炼过程反应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罗辉,邓文安,李传,南国枝,李庶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聚集体的分子间作用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巩志强1,褚志炜2,隽永龙1,祝令凯1,王振波3,李晓宇4,丁俊齐1,田茂诚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含油污泥气化特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雪莲1,2,潘金林1,2,唐晓明1,2,朱雷3,田隆梅3,王华伟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双层套管井中界面胶结差时单极全波响应特征的对比[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乐友喜1,陈艺都1,吴佳伟1,曾勉2,陈学国3(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四厂;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自适应整形正则化迭代最小二乘谱反演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延永1,王晓光1,张亮2,任韶然2(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超稠油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开发氧化结焦机制及其对生产效果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攀锋1,2,杜翔睿1,闫方平3,任韶然1,单宇4,裴树峰1,张亮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系;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低含油条件下烷基季铵盐类化合物的水合物防聚机制和性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姜文全1,李琳1,杨帆2,宿诗雨2,石杰峰2,李洋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变物性比下无量纲力对超临界压力甲烷混合对流换热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