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石永秀1,2,上官超智1,2,王婷婷1,2,孙元星1,2(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黑豆蚜与豌豆蚜的种间竞争及密度效应[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窦亚楠1,安静杰1,郭江龙1,袁文龙2,魏洪亮3,党志红1,高占林1,李耀发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保定市植保植检站).溴氰虫酰胺对棉蚜和麦长管蚜 生物活性的温度效应[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陈磊,王宇飞,李海平,孟焕文,周洪友(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荞麦叶片生化物质含量和防御酶活性与其 对西伯利亚龟象抗性的关系[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余慧萍,武晓龙,李春峡,李卓丽,洪黄熙,张李香(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绿豆象雄虫延迟交配对雌虫繁殖 及精巢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闫振天,王雪倩,范真槐,胡丹岚,陈斌(重庆师范大学昆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华按蚊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的 电镜扫描观察[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王博1,黄风景2,王林燕1,罗军3,关旸1(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切片三维重构技术在黑腹果蝇中 肠超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谢艳兰1,2,吴春莹2,王运宇2,李晓君1,杨坚1,张宏瑞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茶树蓟马种类DNA条形码分析 及临沧茶区优势种群动态调查[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王枫荻1,刘梦圆1,宋大鹏2,贾志飞1,丁仕波2,许永玉1,陈珍珍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巩特桨角蚜小蜂对茶树黑刺粉虱的 寄生特性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张辉,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杂草艾蒿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行为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乔利1,张苗苗1,巩中军2,耿书宝1,洪枫1,尹健1,武予清2(信阳农林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不同光强LED黄光对灰茶尺蠖 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耿书宝,侯贺丽,江孟娜,乔利,尹健,张方梅(信阳农林学院).茶银尺蠖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吴筱萌1,2,徐悦1,张淋1,2,孙佳照1,周夏芝2,邹运鼎2,毕守东1(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四种茶园花蓟马与其天敌的空间关系及差异[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王文倩1,常吕恕1,杜广祖1,肖关丽2,杨进波3,杨航3,易小光3,张庭发3,陈斌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 Cell)的南美 番茄潜叶蛾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李媛媛1,德力格尔1,张博2,林晨3,石凯1(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伞裙追寄蝇滞育和非滞育蛹在脂代谢中的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张浩1,王金彦1,赵杰2,陈义娟1,蒋杰贤1,季香云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萝卜蚜LeATPf基因的克隆及其RNA干扰 制剂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王小丽,吴娜,张玉栋,韩睿,张全成,王俊刚(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取食蚜害后的棉花对棉蚜营养代谢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李晓峰1,郭明明1,李大维2,邓盼3,李俊领2,陈凤1(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云台分公司).挂卵密度对豆天蛾幼虫生长发育和 大豆产量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李方圆,付淑慧,张博晨,吕治燊,王海绮,郝赤,闫喜中(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小菜蛾化学感受蛋白基因PxylCSP5 克隆及表达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丁雪玲1,姚凤銮1,郑宇1,赵建伟1,卢学松1,王竹红2,何玉仙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莱氏绿僵菌FJMR2 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致病性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吕亮1,夏红霞2,郭蕾1,常向前1,万鹏1,张舒1(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农村局).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和高粱的产卵选择及寄主适合度[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邱琪琪,付晓政,王梦珂,李瑞,赵特,周琳(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新型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草地贪夜蛾V-ATPase 亚基A、B、C 和D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黄鹏1,姚锦爱1,蓝炎阳2,余德亿1,侯翔宇1(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漳州农业科技园区研发中心).虫生真菌LL-01 鉴定及对两种检疫性粉蚧的致病性[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张继红1,郭力2,苗麟1,孟茜1,张寰1,佟岩1,3,王红托1,李瑄1,吕芃4,王金萍4,殷三强5,秦启联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科白云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衡水阜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松毛虫赤眼蜂对高粱害虫的防效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估[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刘思若1,郭金梦1,郑树壕1,闫祺1,郭慧芳2,董双林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交配和温度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黄兰兰1,2,蒋杰贤2,王金彦2,张浩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血淋巴黑化反应及酚氧化酶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闫箫天,李俊敏,孙宗涛,张传溪,陈剑平,黄海剑(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点蜂缘蝽铁蛋白基因功能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吴世豪1,王继芬1,白海涛2,张震1,鲁朋武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基于昆虫证据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陈苏怡,赵萍,史爱民,石萍丽,彩万志,石安宪,李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苏州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昭通市植保植检站).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静大鹏1,黄晓丹1,2,高祖鹏1,王振营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天敌昆虫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桃蛀螟与松蛀螟两个近缘种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比较[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 杨亚军,郭嘉雯,钱佳宁,徐红星,吕仲贤(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草地贪夜蛾和其它五种重要鳞翅目害虫蛹的形态特征比较[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