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晓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宪法解释权分配的理论模型分析——以“本位主义”为中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3期
  • 贾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以法治为保障的中国 《国家安全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3期
  • 马勇(山东大学法学院).刑事司法解释中的证明简化对控辩平等原则的冲击——兼论司法解释制度的完善及其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划分与衔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3期
  • 柴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为什么成文宪法制排斥常在的制宪机关?——兼论全国人大不是我国常在的制宪机关[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3期
  • 郭春镇(厦门大学法学院).感知的程序正义——主观程序正义及其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王启梁(云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项焱,海静(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庭之友”:一种诉讼信息披露机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唐力(西南政法大学).民事审限制度的异化及其矫正[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陈庆(西南大学法学院;西南大学拉丁文经藏研究所).语义三角理论与法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兼论自然法学派“不义之法不是法”命题的逻辑自洽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沈宏彬(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反对形式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谭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法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王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论法律原则的性质及其适用——权衡说之批判与诠释说之辩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王道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论侵权责任法与无因管理之债的界分与协调——兼评《侵权责任法》第23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刘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系统及其互动:刑事和解中“以钱买罪”现象新解[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谢鸿飞.《民法总则》是中国立法的里程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孙倩(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论中国古代的罪疑惟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2期
  • 潘林(山东大学法学院).论公司法任意性规范中的软家长主义——以股东压制问题为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